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等情况。文物是泱泱中华几千年文化载体,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历史文脉,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出新光彩。 描绘“文以化之,文以铸之”的“千年绮梦”,坚定文化自信,汲取文化精髓。文化自信关系到民族的精神独立性,我们要对民族文化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坚守。从低吟着千年前故事的巍峨长城到“世界屋脊明珠”布达拉宫,从“一片甲骨惊世界,蕞尔一邑震寰宇”的殷墟遗址到古韵与今风交融的都江堰。五千多年的文明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特有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古语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从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中感悟丰富的修身处世、治国理政方面的智慧和经验,这些可以帮我们更深刻的感悟中华文明,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绘就“文脉悠远,与古为新”的传承底色,不断研究挖掘,留住时代肌理。文物是古代文化智慧的结晶和载体。它们珍贵稀有,脆弱易损,一旦破坏,不可再生。所以,保护是弘扬文华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几次考察石窟指出:“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强石窟建筑、彩绘、壁画的保护,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莫高窟是包含建筑、壁画、雕塑、书法、舞蹈等多门类艺术,是包含医学,天文,算术等百科全书,是一处具有全世界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逐一研究,细细挖掘历史文物价值,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承文化。 书写“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开放篇章,秉持包容开放,换发时代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就要求把文物和时代相结合,把继承和弘扬相联系,发挥出新的生命力。比如出版通俗读物,举办艺术展览,以及利用数字技术,这是将“宝藏”新生、可持续地保存方式,让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中华文明自古就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我们要积极开展与各国间的文化交流,用实际行动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先进文化的感召力,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这样才能让“宝藏”换发活力。 一代人的坚守,是坚守一个故事,几代人的坚守,是坚守一个神话,代代人的坚守,坚守的是一个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 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将中华文化可持续地、富有创造性地传承下去,让“何以中国”的文化新篇在新征程上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