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发布了《“创新积分制”工作指引(全国试行版)》,标志着“创新积分制”适用范围从国家高新区进一步扩展到全国试行。经过近四年试点,“创新积分制”迎来提质扩面,助力更多科创“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 精心“定调”,明确创新导向。科学、客观的创新积分评价体系是确保“创新积分制”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障。作为一种新型科技金融政策工具,“创新积分制”在建立制度体系之初,就要把准方向,精心谋划。要立足自身实际,根据本地区基础条件、要素禀赋、主攻方向,精准描绘适合本地区的优质特色科技型企业“画像”,避免“一刀切”“一窝蜂”追求热点,因地制宜谋长远、求实效;另一方面要充分调研,了解企业需求,不断完善企业创新积分评价体系,合理分配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创新积分指标权重,充分发挥“小积分、大作为”的政策带动效应,更好地支持创新能力强、具有较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精准“滴灌”,破解服务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我们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成长。作为量化评价企业创新能力的有效工具,“创新积分制”更像是一个“指挥棒”,既可为企业未来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指标参考和支撑,更能为政府精准地挖掘和培育企业起到了指导作用。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一张张企业“科技画像”,精准识别科技企业“潜力股”,精准滴灌,重点扶持,为撬动更多要素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提供新的解题思路。 多元“适配”,拓展应用场景。在南京,“创新积分贷”产品为300多家南京企业融资“解渴”;在武汉,政府通过积分平台打通企业数据,真正实现了企业政策申报全线上、零跑腿、非接触“免申即享”服务;在天津,政府积极打造“积分投”模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更灵活、多样化的融资渠道……用活用好“创新积分制”这一重要的新型生产工具,不断拓展金融、政策、孵化、企业、区域、改革等应用场景,引导技术、资本、人才、公共服务等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助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形势下,要充分用好“创新积分制”这一新型科技金融政策工具,以“小积分”释放科技创新“大能量”,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注入澎湃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