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先锋e评 > 正文

让历史建筑在保护和传承中彰显“中国底蕴”

2024-08-27 作者:张桥镇 万重玖 浏览次数: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全国现有历史文化名城142座、历史文化名镇312个、历史文化名村487个、中国传统村落8155个,划定历史文化街区1200多片,认定历史建筑6.72万处,这些数字不仅标志着我国在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致敬与坚定守护。

历史建筑保护,是文化之“根”的坚实守护。泱泱华夏,赫赫文明,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历史建筑不仅仅是砖石木瓦的堆砌,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传承者,因而保护古建筑不仅是追溯历史,更体现出我们对文脉根基的延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从福建的“里坊制度活化石”到浙江的“美丽的水中之洲”良渚古城遗址,从“千年瓷都”景德镇到丝绸之路上的交河故城,他多次实地考察文化遗产、探寻文明根脉,为延续文化的“根”与“魂”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殷殷嘱托自觉担负起串联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脉络的责任。

从“拆改留”到“留改拆”,是理念转变下的文化自信。过去,城乡建设中的“拆改留”模式曾一度盛行,许多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消失无踪。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认知的提升,我们逐渐意识到,那些看似破旧的老街、老巷、老宅,实则是城市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讲,“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要将传承放进心里,文化才能“活”在当下我们应当从这片热土的璀璨文明中汲取丰厚滋养,坚定文化自信,让历史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讲述古老的故事,传递文化的温度。

挖掘时代价值,是赓续历史文脉的守正创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历史建筑的认定与保护,并非简单的封存与隔离,而是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其活化利用,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扬州市将省级文保单位匏庐打造成为中医药研究院,打造以中医药研发为先导,集研发、体验、参与为主体的新业态;苏州姑苏区将三茅观巷沈宅等文物建筑三维模型及实景图像上传古城保护信息平台让游客可以实现一键“云游”;央视网《联播+》栏目特推出“薪火相传”系列策划……当下中国,古今辉映,历史文化遗产在与时俱进中赋予其新的内涵,书写出了新时代的全新篇章。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守护历史建筑就是守护中华民族的记忆与根脉。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行守正之道,开创新之门,让历史建筑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根深叶茂,生生不息,为建设文化强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澎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