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的管理,并提升废旧动力电池的综合利用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完成了《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的修订,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近年来,随着国内动力电池退役量的不断上升,中国锂电池回收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当前形势,行业应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积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同时,还需进一步完善回收利用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行业标准和规范,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的综合利用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溯源”与“兜底”并重,在科技创新中不断寻求突破。蔚来与宁德时代近期签署的合作协议,旨在共同研发长寿命电池,此举揭示了一个核心问题:当前家用新能源汽车的整车行驶里程与电池循环寿命里程之间存在显著不匹配,电池寿命远低于汽车用户的实际使用年限。因此,解决废旧动力电池的困境,不能简单地套用普通二手物品的回收利用方法,而应同时关注问题的表象与根源,双管齐下。一方面,要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充分做好延长电池寿命的技术准备,以减轻回收利用的负担;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长寿命电池+换电运营”的新模式,实现精细化运营,降低更换成本,确保新能源汽车电池能够保持“常新”且“长新”。 “革故”与“出新”并行,在破立并举中稳步前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部分“小作坊”企业利用成本优势故意抬高回收价格,引发市场恶性竞争;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缺乏专业标准,导致回收利用率低、可再生资源浪费,甚至引发金属和有机物泄露、二次污染等问题。《规范条件》的修订,无疑是一次对该行业的深刻“扬弃”。它通过进一步细化行业标准规范,明确了废旧动力电池的再生利用要求,旨在解构并重塑以往分散的市场竞争格局,为行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现象。 “培优”与“增效”并举,在人才引领下向“新”求“质”。正如古语所言,“功由才成,业以才广”。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一支与之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因此,行业应加强自主培育技术人才的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解决人才资源与行业发展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匹配、不衔接问题,使人才与行业发展的共性相通、特性相融。同时,应为行业人才提供优质整合资源,支持行业、区域领军企业与高校携手合作,搭建高水平、强技能的人才培育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人才“种子”茁壮成长。对于行业人才的技术成果,应加快转化应用,确保人才的力量真正转化为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