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从剪纸蜀绣、玉器琉璃到煌莫高窟、良渚古城,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泱泱中华,熠熠生辉的文化遗产不仅连接着过去、也辉映着未来。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为文化遗产“铸魂”、“塑形”、“提神”,真正为守护文化薪火贡献力量。 坚持用“敬畏心”保护“铸魂”,读懂文化遗产源远流长的过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成为了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截至目前,我国已拥有15项世界自然遗产、4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世界自然遗产总数位列全球第一。然而,一些地方仍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低级别文物博物馆保护管理薄弱等问题。因此,保护文化遗产,功在当代,立在千秋。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敬畏心”为文化遗产保护“铸魂”,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系统机制,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样子,让文化遗产始终“在状态”;另一方面要利用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实时监测,打造全方位智能保护体系,持续为文化遗产保驾护航。 坚持用“尊崇心”传承“塑形”,感受文化遗产鲜活生动的现在。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乡亲们回信并说道,“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站在巍峨雄浑的万里长城之前,走进儒家文化的曲阜孔府,步入熙熙攘攘的广东永庆坊街区……时光变迁中,一处处文化遗产镌刻着岁月的风霜,在时代的传承中诉说着“中国故事”。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尊崇心”传承“塑形”,既要主动向历史深处“探源”,以“薪火相传燃古今”的使命扬起“精神风帆”;又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短视频、非遗进课堂等方式在公众与文化遗产之间搭建桥梁,增加大众对文化遗产的了解,确保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坚持用“事业心”创新“提神”,同频文化遗产与时俱进的未来。“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创新是对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和传承。从《长安三万里》《只此青绿》等优秀作品爆火网络,到《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栏目带给观众的沉浸式体验,再到中国风、汉服等文旅产业持续破圈……文化遗产在时代发展的加持下焕发着别样风采。广大党员干部当用“事业心”创新“提神”,既要充分利用VR、AR等数字重构技术进行传承与发展,让文化遗产真正做到“活起来、动起来、说出来”;又要运用好“互联网+”,构建文化宣传的良性循环圈,通过开启云直播、云展览等方式让文化遗产“跟着潮流走”,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