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先锋e评 > 正文

让大运河文化“富矿”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2024-07-02 作者:曲霞镇 陈斌 浏览次数: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大运河是京杭运河、隋唐运河、浙东运河的总称,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杰作”,她联通南北,贯穿古今,延续华夏文脉。江苏考古在大运河相关文化遗产点开展了大量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从珍贵文物到遗址遗迹,每一项发现都见证着华夏文明的历史辉煌。

水运兴则贸易兴。唐宋时期南北各大瓷器和丝绸、茶叶等珍贵商品通过运河运输至苏州的黄泗浦港,而后被运往东南亚、西亚和非洲等地;太仓的樊村泾元代遗址出土了以龙泉青瓷为主的遗物150余吨,这些都证实大运河连接了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力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商贸往来。水运兴则城市兴。大运河的开凿,使两岸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运河城市及沿线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非运河城市。历史上的扬州、淮安、镇江、苏州等都因“运”而兴,成为连接南北的商埠重地,带来经济繁荣和文化大发展。水运兴则文化兴。正如余秋雨所写的新疆喀什一样,大运河也不仅是商品贸易的集散地,还是精神文化的集散地。例如扬州由于处于长江和大运河的交叉处,因地利而繁华,让文人士大夫们心向往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诗句正是淮扬一带文化兴盛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时至今日仍未“退役”。江苏作为国内经济第二大省,坐拥大运河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资源,更应充分珍惜、保护和利用大运河。要发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联接点的优势,让大运河成为新时代“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促进中西方贸易来往,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人民;充分挖掘大运河精神文化的富矿,促进文旅产业创新转型,将大运河打造成对外开放的中国名片,增进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让大运河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发挥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