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先锋e评 > 正文

谱写中国大运河“运载千秋”新篇章

2024-06-26 作者:叶咏絮 浏览次数:

千里运河,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纽带,蜿蜒穿越华夏大地。历经两千余载的风雨洗礼,大运河依旧坚韧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与期望。

今年,我们迎来了大运河申遗成功的第十个年头,这条人工开凿的运河,以其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和绵长的里程,向世界诉说着中国历史的厚重,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了我们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水脉流长,千里运河焕发古韵新貌。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中国大运河连接南北、沟通中西,滋养着两岸城市和人民。守护大运河碧波长流是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近年来,大运河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京津冀三地共同加强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生态空间管控和生态保护修复,推进水污染联防联控;江苏高质量打造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清水廊道、江淮生态大走廊和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样本”;浙江制定出台《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浙江段)建设三年提质行动计划(2024—2026年)》……沿线城市齐抓共管聚合力,铺展出一幅幅“水清岸绿、水城共融”生态画卷,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面貌。

以文铸魂,千年运河融通文化根脉。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既是水脉,也是文脉,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望历史,唐代诗歌《扬州看竞渡序》《宿京口期慎虚不至》《扬子津望京口》、元杂剧《窦娥冤》、“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等都是大运河文化滋养出的文化作品,随着大运河的奔流不息流传千古。再看今朝,大运河作为活化的历史场景,文艺工作者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创作出《大运河之歌》《北上》《运》等一批批富含沿线人民共同城市记忆和历史记忆的文化作品。大运河是智慧之河、文化之河,要在讲好大运河故事中展示多姿多彩的运河,融通中华民族绵延的文化根脉。

文旅融合,千渠运河激活消费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大运河在保护传承利用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等成为各地新的文化地标,在展示和交流运河文化中吹起了文旅新风,助力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共生共荣,不断激发消费新动能,让大运河文化带、旅游带焕发新的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中国要持续做好大运河的传承与发展,让大运河成为读懂“盛世中华”的重要篇章,成为诠释“何以中国”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