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的力量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重要引擎。如今,中国的科技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科技工作者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深耕人才“沃土”,释放科技创新活力。近年来,中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嫦娥、九章、鲲龙、北斗、天问、华龙……一个个富有浪漫色彩的名字,代表了中国靠自主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得益于对人才的重视,始终坚持人才优先的原则。要继续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夯实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生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着眼关键领域,勇闯“卡脖子”难关。加快关键核心领域技术突破,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驱动科技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途径,也是满足人民需求、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产业创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新发展阶段,要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重点锚定科技前沿、“卡脖子”技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等领域,不断推动核心技术突破,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让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民生科技取得显著成效。 强化合作引领,形成创新合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汇集多方力量。《淮南子》道:“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集中各方力量技术攻关,赋能科技创新,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产学研用结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通过加强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可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或地区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并签订了114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共享全球智慧,解决共同的技术难题,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要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展现更大担当,推动科技强国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