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先锋e评 > 正文

突破“卡脖子”技术,展现中国科技自强精神

2024-06-25 作者:黄桥镇 汪晨凤 浏览次数: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中国要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澎湃科技创新大潮,以科技自立自强塑造发展新动能。

回顾几十年岁月,中国“自立自强求突破”的创新实践举不胜举: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工业母机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中国正坚定不移朝着人类科技高峰攀登冲刺,这些都不仅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也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更为中国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厚植了根基、奠定了基础。

往日成绩如云烟,前路峥嵘在脚下。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在科技创新发展上,中国还有不少需要夺取的“娄山关”“腊子口”。低端产业链正向东南亚转移,高端产业既面临西方国家竞争,还面临卡脖子、技术霸凌等问题。可以说,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惊涛骇浪,但中国人不会低头服输,中华民族更不怕威胁,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回归到最根本的生产力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正是我们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牛鼻子”。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发展走的是模仿赶超之路,“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有待加强,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加强了科技自立自强的顶层设计,绘就面向未来的科技发展“路线图”。当前,世界正陷入冷战后最剧烈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对我们发起科技战,妄图靠封堵打压,彻底打掉我们的尖端、核心科技发展的可能。但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越复杂,越要敞开胸怀、打开大门,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集中力量、协同攻关,推动关键技术领域突破“命门”问题。

培养人才队伍,要回答好“钱学森之问”。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人才很多都是华人。中国培养了大量高科技人才,如何留住这些人才为国所用?这是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要始终坚持“不拘一格降人才”,为各类人才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工作环境,鼓励、引导科技人员敢于首创,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问题,营造人才长得成、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的良好环境,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古木已发新枝,中国必将复起。2024年会是中国在科技上的一个新起点,中国会在这场科技博弈中杀出一条血路,杀出一个黎明。只有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合作提水平、制度解难题、人才强支撑,才能推动关键核心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