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调研时强调,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形势下,我们要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增加国内科研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发展好新质生产力,便可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人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在信息更替如此频繁的时代,只有打造一支能持续与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劳动者队伍,才可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对各个领域人才的教育建设,深入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基础,促进产业链的升级与完善。 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动力。从社会发展史来看,每当生产力陷于停滞不前的窘境时,都会出现无数的创新发明来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因此,需要以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要求建设具有十足创造力与竞争力的工业聚集地,并以此为根据地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定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不断优化产业链,不断扩大工业集群,不断吸收科技人才。用于开拓“空白赛道”,敢为天下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的动力。 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需要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不是可以被随意抛弃的产业,相反,传统产业是新型产业的基础,他为新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技术、人力基础。因此,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能一味发展新型产业而放弃传统产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发展新型产业,同时不断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血液,用新的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完成产业链的升级,进而推进当地新型产业的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从多个领域同时着手,促进教育链、科技链、产业链的相互融合,打造整体的战略布局,以创新为导向,均衡各方面发展,保证各地的条件能够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相匹配;深入了解并学习成功案例的经验,将他处的发展战略结合本地的工业技术、产业赋能、物资条件、交通方式,制定出契合本地发展的特色道路。 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培育专业人才,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建设与发展,为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十足的动力,为未来国内的科技成果走向全世界铺平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