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盟第九届年会在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举行。来自全国新能源领域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专家学者和师生300余人参会。随着能源科学和材料科学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产业近年来迎来了飞速扩张。据统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项目投资金额已超过9万亿人民币,光伏、锂电池等新能源相关的产业产值均突破万亿。 新能源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江苏省紧紧抓住十年来新能源快速发展的机遇,大力扶持产业发展,特别是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新兴领域,通过奖励技术创新、促成校企合作、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仅2023年上半年,江苏新注册新能源企业已超过1.1万家,涵盖光伏、锂电池、风能等多个领域,为江苏各地区提供数十万就业岗位,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推动江苏地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新能源引领百姓生活“新”风尚。相比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的成果更加贴合民众需求,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近年来一枝独秀的新兴产业,使普通民众的出行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对于传统燃油车依赖化石能源的缺点,新能源汽车具有出行成本低、维护成本低、低碳环保等优点,因而受到更多有出行需求的人们喜爱,并将逐步取代燃油车成为主流的交通工具。光伏和风能发电行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另外两支主力军,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广大农村地区,光伏发电入户已经逐步得到普及,用户在家用之余,还能将多余的电出售给电网,进一步节省用电开支。 新能源为科研创新提供“新”舞台。新能源产业扎根江苏以来,各地政府大力促进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改进企业与高校单一的合作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方针,发挥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优势,精准对接新能源行业企业紧缺性人才。高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体系和方案,企业承担部分课堂授课和学生实习考核任务,精准培养新能源产业急缺人才,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保障企业活力。在科研方面,以互惠互利为方针,企业为高校提供科研支持,消化高校科研创新成果。充分发挥新能源产业先发优势和产业集聚效应,加强企业间生产与科研协作,开辟国际市场。 据统计,2014年至2023年10年间,中国新能源专利数量超25000项,占全球新能源专利总数的41%,处于领跑地位,多家新能源车企在全球市场销量排名前列,拥有独立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能力,部分技术处于垄断地位。新能源产业既要“既往”,巩固先发优势,也要“开来”,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领跑全球的旗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