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先锋e评 > 正文

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 铺就发展同心圆

2023-10-13 作者:蔡婷婷 浏览次数: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经过十年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全球公共产品,在为经济增长开辟新空间、为完善全球治理拓展新实践、为增进民生福祉作出新贡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间合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得到不断深化。

  构建崭新平台,扩大国际合作。2017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习近平出席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地缘政治工具,而是务实合作平台;不是对外援助计划,而是共商共建共享的联动发展倡议。”目前,已有超过150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共建。无论是“硬联通”还是“软连接”,“一带一路”都产生了丰硕成果。“硬联通”方面,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运,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软连接”方面,与共建国家持续深化规则标准等领域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中国与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1份自贸协定,与6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以及国际和区域组织签署了107份标准化合作文件,与11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开辟发展空间,创新治理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而且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金融治理方面,“一带一路”建设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关键,实施基础设施先行,在铁公基、陆海空、人机交互、万物互联等传统和新兴基础设施各个领域,充分发挥了中国优势。在气候治理方面,中国着力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通过构建“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三位一体模式,努力解决人类能源短缺和转型问题,彰显了“统筹协调,标本兼治”的智慧。

  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交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只有持续深化国际合作,增加人文科技交流,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防灾减灾等全球性问题。人文交流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步入高质量阶段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截至2023年,中国累计培训共建国家技术和管理人员1.6万余人次;累计帮助50多个非洲国家建成20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在农业、新能源、卫生健康等领域启动建设50余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拓展了全球治理的实践探索,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面向未来,共建“一带一路”从新起点再出发,将会为共建国家创造更多发展机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