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圆夜,转眼间,夏热渐退、晚风渐凉,已是丹桂飘香之时。月光清辉泻地,中秋佳节的脚步也愈来愈近。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清澄生辉。人们欢聚一堂,赏月、吃月饼、做花灯……借月抒怀,表达心中万千情愫。 在中华文化当中,明月意味着团圆和圆满,寓意着美好与希冀,承载着乡愁。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望月寻根、向月抒怀,留下了数不尽的名章佳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浪漫唯美的诗句,寄托着浓浓的乡愁,浓浓的家国情怀,延续着传承千年的中华文脉。 花好月圆夜,家国总关情。文人墨客笔下饱含真情的诗句,将中秋佳节的家国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家国天下,古人早就明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秋佳节,我们期待家人团聚,而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无疑是爱国爱家同频、家国情怀共融的特殊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蕴含着共同的历史、共同的乡愁、共同的家国情怀。而千百年来,中秋佳节逐渐成为凝聚名族信仰的重要精神纽带。过好中秋节,我们能够从中了解有关的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涵养民族精神。传统节日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具有穿越时空的历史价值,这也正是需要传承的原因所在。 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不仅要深入发掘传统佳节蕴含的文化资源,也要不断注入新鲜元素,让传统佳节更加贴近现代生活节奏。对于中秋节而言,不妨尝试采取更多更契合现代生活方式的表现形式,赋予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玩花灯等传统习俗更多的时代气息,采用新技术、新载体,打造新形式、新场景,让更多的青年人能够关注、了解、认同传统节日,乐享中秋佳节带来的精神文化熏陶,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继而持续发力保护好、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当前文化工作重要使命,我们善于搭建文化桥梁,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不久前,“天涯共此时——中秋节”全球联动活动暨“第四届匈牙利月饼制作坊”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克尔切伊文化中心成功举办,相信此类活动将会开启一扇世界各国感知中国中秋节及其他传统节日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弘扬好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让世界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我们青年一代需要担负起责任,我们要多渠道讲好中国故事、发好中国声音,不断推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走出去、入于心。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过好中秋佳节、涵养家国情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风真正吹遍每一个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