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六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今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医药是中华文明宝库的重要财富,更是中国古代科学智慧的结晶。如今与“一带一路”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概念相碰撞,迸溅出的,是活力的水花,也是发展的火光。 薪火相传,做好文化继承。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今,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和《四部医典》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更是证明了世界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可。因此,中医药发展绝不能在我辈日薄西山。做好中医药发展工作,重点在于把握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特别是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不善于传承,创新便是无根之水;不善于创新,传承便会束之高阁。中医药蕴含众多精妙绝伦的医学理论与技术方法,为人所熟知的不过是沧海一粟,中医药“识海”仍需各方多角度、多维度、多手段挖掘,归纳总结成果,与当前社会实际结合,革故鼎新,在继承中结出创新硕果。 走向世界,发扬中华国粹。“一带一路”倡议自推进以来,为我国贸易行业增添了许多新的活力与商机,也对各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数字化转型都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我国及时抓住此次合作机遇,通过第六届 “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推广中医药产品服务,帮扶中医药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助力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据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介绍,目前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同时,统计显示,每年13000多名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约20万人次境外患者来华接受中医药服务。如此庞大的数据表明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世界人民的财富,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力日益扩大,正逐渐成为我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人文交流、进行文化互鉴的重要桥梁。 更新架构,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医药在传统健康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维护人类卫生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当推陈出新,不断优化传统中医药架构,既结合现代科技的力量,又传承传统经验积累,以科学研究为支撑推动中医药理论的深化与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提高中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合作大背景下,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文化互动,积极探索中西医融合的模式,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正如屠呦呦凭借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提出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疗法,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是中西结合的一大优异成果,也是我国为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全球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 中医药发展之路任重而道长,“一带一路”仅是助推器,未来之路我们仍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让中医药越来越有“国际范”,让在“中国药”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