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先锋e评 > 正文

在七夕中领悟中华文化的“美与浪漫”

2023-08-18 作者:张硕 浏览次数:

  七夕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来源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丽神话传说。在中国民俗节日中,七夕节被无数人赋予了美好的想象和憧憬,是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为此人们把七夕誉为的“中国情人节”。中国人对爱的表达是含蓄的,除了那些表达爱情的古诗词,人们把对爱情的向往也融进多彩多样的民俗传承中,穿针乞巧、投针验巧、祈福迎仙、祭星等各地活动,寄寓同样的美好愿望。千百年来的岁月嬗变,历久弥新,节日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文化滋养像水源一样流淌到今天,映照在社会公众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个性鲜明的文化意义。

  唐诗宋词中不乏七夕节的身影,白居易的“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李贺的“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崔灏的“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李清照的“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秦观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婉转动听,似有若无的朦胧之美,充满了古人诗意的想象。

  七夕除了是传统浪漫的节日,呈现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含蓄美,还兼具了“现代”的意蕴。自农耕时代,人类就渴望探索未知世界,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正是起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也包含了中华民族对宇宙的无尽探索。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这让人们不断认识宇宙、描绘宇宙,探索神秘的浩瀚星空,不断引领航天科技发展让中国走出蔚蓝星球,逐步实现遨游太空的梦想,努力达成观赏牛郎星和织女星风采的千年梦想。

  2006年,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欢迎。伴随“浪漫经济”“甜蜜经济”的应运而生,各级经济体更是使出浑身解数参与其中,基于传统文化项目的各式创新服务令人目不暇接,刺激着“爱的消费”,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人们在消费传达爱意的同时也在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感受现代生活元素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奇妙之处,形成多维度、多层面的精神交流。现如今,人们把当代对爱情的向往融进多彩的节日习俗中,赋予七夕节新的时代精神。编织竞赛、诗文比赛、穿针引线赛巧手等活动,使之既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又区别于西方国家的送玫瑰花、巧克力等形式,中国独特的七夕文化之美。真正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吸引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朋友积极加入。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深层动力,爱与美好都不可辜负,让我们在七夕中领悟中华文化之美,体验无与伦比的中国式浪漫,成就人间最美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