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近日,在云南昆明,一群小学生当面PK,上演诗词“巅峰对决”的一幕在网上火了。“决斗”双方以诗词为“剑”,你来我往,评论区更是玩起了“诗词接龙”。“诗”与“诗”的对抗,彰显出中华诗词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历久弥新,更是照见出一条充满诗意与力量的现代文明之路。 作为中华文化传承中的瑰宝,诗词一直流淌在人们的生活中,滋养着人们的心灵,陶冶着人们的道德情操。从古圣贤们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中理解他们的理想抱负,在一代代革命志士“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中感受他们的不屈斗志,诗词以高度凝练的表达在我们的心中激荡起绵延不绝的声音,指引了几千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让我们在现世的处境中,对世界和时代形势有了新的更加开阔的认知和理解。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诗词记录并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如今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伟大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以诗词直抒胸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等诗词无不彰显出习近平总书记的家国情怀、生态理念和处世之道。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出圈、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刷屏热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升腾起了文化自信自强的万千气象。我们应该看到,诗词不仅是一种夺人眼球的“才艺”和“技能”,更是让我们走向辽远历史、走向大千世界、走向心灵深处的桥梁,化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伟大力量。 五千年历史长河,优秀传统文化正是我们得以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更是可以引导全球人民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精神指引。从“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守望相助,到“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命运与共,中华诗词要承担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责任,向世界“传递”中国智慧、中国声音,不仅要培育中华儿女的天下情怀,还应培育世界人民的“中国情怀”,“以诗为桥”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大义。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我们要从诗词中品味传承,从文化中汲取力量,坚定文化自信自强,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