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先锋e评 > 正文

让美丽人居环境造福人民群众

2023-07-16 作者:袁程 浏览次数: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近日,苏南片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推进会在苏州市吴江区召开。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是农村发展的宝贵财富,更是乡情乡愁的寄托之所。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奏响人居环境整治“新乐章”,全民参与、因地制宜、久久为功,实现“新蝶变”,让乡村增“颜值”、深“内涵”。

  奏响全民参与“交响曲”,变“一处美”为“家家美”。“众力并则万钧举,群智用则庶绩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要靠政府部门,也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把引导群众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有效方式,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召开群众大会、设置宣传牌、现场宣讲等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与迫切性,提高群众思想认识。压实“村民自治”主体责任,充分吸收党员、乡贤、群众代表等参与整治决策,让有能力、有资格的群众成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执行者和监督者。深入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文明积分”兑换等活动,调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村民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让“户户是景,村村如画”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奏响因地制宜“协奏曲”,变“同质美”为“特色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自古以来,中国乡村都是在当地山、水、林等环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再加上能工巧匠的雕琢,经过岁月演变、自然发展,逐步形成今天的村庄格局和风貌。应当看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资源禀赋、风土人情、城乡关系存在很大差异性。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具体实际行动中,切不可盲目照抄照搬脱离本地乡村发展实际的情况,要立足当地发展水平、产业发展趋势、资源环境禀赋和人民接受程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推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精准施策。不能强求风格统一,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在差异化上下功夫,注重文脉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守好乡土内涵,让农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奏响久久为功“主旋律”,变“一时美”为“持续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决摒弃“走捷径”“一步登天”的幻想,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急躁心态压下去,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牢牢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摆在工作安排的重要“版面”,不能有弹性思维和弹性做法,必须高标准严要求,聚焦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生活垃圾整治、农村厕所管护等重点,坚持原则动真格,拿出硬措施,啃下“硬骨头”,打破“治理与反弹”恶性循环的怪圈,建立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推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