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信息,为充分发挥以工代赈在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已下达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73亿元,支持中西部20余个省份实施2000余个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预计发放劳务报酬20余亿元,吸纳带动20多万困难群众参与工程项目建设。以工代赈正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发挥重要作用,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用人工,则贫民自食其力,以工代赈,莫便於斯”。中国自古就有着“以工代赈”经济思想。北宋大文豪苏轼任职杭州期间,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疏浚西湖,既解决了困难百姓温饱问题,又治理了西湖淤塞难题,为留下“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流传千古的人文美景。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先后多次大规模实施以工代赈计划,在引导困难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攻坚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时隔9年,最新修订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把过去单一扶贫政策改成了综合性帮扶政策,有助于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 尽管以工代赈由来已久,但也引来不少争议和误解。“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保证质量吗?”“为什么不学国外直接发钱刺激消费?”不少质疑声在网上流传。因此,理性看待新形势下的以工代赈,对于正确认识并落实好这项举措、有效释放其政策红利,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在这一背景下,依靠产业扶贫、政策扶贫而摆脱贫困的群众,仍存在返贫风险。眼下,农村地区已经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并全面迈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因此,中央以工代赈资金通过实施一批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发放劳动报酬的方式,既让困难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家庭收入,又完善了农村的基础社区、美化了环境,可谓“一箭双雕”。仅2022年,各地通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和在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已带动超过500万名群众实现就地务工,人均增收超过8000元,以工代赈的政策时效肉眼可见。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因现实各种原因,农村地区劳动力就业机会少、劳动技能缺乏,虽然渴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但他们具有的劳动能力和期望薪酬之间却有着不小的差距。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可以给广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等新模式,让他们可以跨越这道沟壑,从被救助对象变成社会合格的劳动者,真正实现由“赈济”到“振兴”的转变,这也是“赈”的初心与本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民是实践主体。通过以工代赈激发本地百姓依靠自身劳动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激活农村发展“一池春水”,让富民兴村的美丽乡村画卷在中国大地上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