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风云激荡,无数青年志士,把满腔热忱化作惊雷霹雳,劈开沉沉夜幕,点亮了华夏复兴的灯火。五四余韵,激荡百年,辉煌巨变,当年勇立潮头的风流人物已走入历史,但他们光辉闪耀的精神却在一代代青年接续奋斗中永远青春。
寻灯五四,举火人间。1919年,梁启超先生从巴黎传回的一份电报点燃了“五四运动”导火索,北大教师钱玄同陪着学生们走上五四街头,15岁的邓颖超和同学们一起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在呐喊和抗争中,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然而,国家的命运尚未彻底扭转,外敌仍在暗中窥伺。九州板荡,一丝火种隐而未露,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那一年,梁启超把爱国思想传递给了儿子梁思礼;钱三强亲睹了父亲和青年学生们为国请愿的场景;北师大附小来了一位叫邓颖超的老师和一个叫钱学森的学生。若干年后,赤火燎原,光照人间,如“北斗”巡天洞彻幽冥,若“东风”夜放吹落星雨,似“邱小姐”出阁举世惊诧。国有重器,山河无恙,五四风雷,余响百年。
五四风起,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理念传遍神州大地;前路漫漫,富强之路还要一代代人不断求索。建国肇始,我国炼钢业严重缺乏大型轧辊。钢铁是工业化的脊梁,工业化则是国家崛起的关键。当钢铁生命线受到威胁时,鞍山钢铁的两名技术工人孟泰、王崇伦站了出来,凭着一股子探索钻研的科学精神,带领科协积极分子开展联合技术攻关,解决了十几项技术难题,终于自制成功大型轧辊,为“巍巍巨轮”锻铸了“过硬龙骨”。数十载创业艰辛,然民族甚幸,国有脊梁,“石油铁人”、“燃灯校长”、“白衣逆行”、“迷彩拦江”……我们用自强不息、奋勇拼搏战胜了种种磨难,也在上下求索中不断为五四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壮志与前行相伴,青春与奋斗相连。南湖的风吹过百年的路,时钟的针脚指向青春的你我,新的征程轮到我们上场了!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吃不得苦。当代青年的物质生活确实富足了,但精神生活并不贫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锐气、有担当,奋斗依然是我们最亮丽的“底色”。从田间地头“玩转”数字技术的新农人,到把奋斗身影定格在戈壁大漠的青年科研团队,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青年突击队,到奥运赛场上热情洋溢、奋勇争先的体育健儿。无数事实表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少年自有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历史的接力棒已紧握手中,新时代的青年自当扶摇而上,积蓄传承力量,接续奋斗信仰,去量一量这天地莽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