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先锋e评 > 正文

用传统村落描绘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诗和远方”

2023-03-22 作者:延令街道 高烨 浏览次数:

    粉墙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花格窗。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最为浓郁的“乡愁”。近日,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柳林水村等1336个村落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至此,全国已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据统计,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有的因年久失修而湮没于荒芜,有的因全村务工而人烟杳渺,有的因过度开发导致“面目全非”……随着城镇化脚步的逐渐逼近,传统村落中的那抹“诗和远方”的悠长文韵也逐渐被驱离乃至消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可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有数据显示,在我国,其中55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大都与传统村落的密集区高度契合,1300多项国家级“非遗”和7000多项省市县级“非遗”,绝大部分都在传统村落里。可见传统村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中华农耕文化的传承载体和具象符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其本质要求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这个“魂”即是“文化”。遍布全国的中国传统村落,是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结在大地上的瑰丽明珠,要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传统村落,深入挖掘其中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以传统村落的“诗和远方”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乡村旅游渐兴,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无论是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戏在村里 村在戏里”的淮剧小镇,还是福建省晋江市梧林社区古色古香的古厝民宿,抑或是安徽省黄山市永丰村意韵悠长的文化大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走出“深闺”成为游客慕名“打卡”的康养休闲度假胜地,不仅让村民们吃上了“文旅饭”,更守住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于乡村振兴的时代绘卷上描绘了让人们神往的“诗和远方”。

    法治的完善更是让“乡愁”有“乡”可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弘扬优秀农耕文化,加强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积极推进传统村落挂牌保护,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传统村落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工程,运用法治手段做好传统村落的历史建筑、人文景观、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保护工作,对确保传统村落风貌得以可持续留存和延续,意义深远。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布局,同时依法严厉打击惩处涉传统村落保护违法犯罪行为,让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与推进乡村振兴相得益彰,为留住“乡愁”注入法治力量。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迈入新时代,我们更应让传统村落站上时代的“讲堂”,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弘扬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让传统村落这一宝贵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芒,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