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提到了“四千”精神,即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四千”精神源于江浙等地,江苏因地制宜赋予其新时代内涵:积极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主动经受创新的“千锤百炼”、在发展的前沿展现“千姿万态”、在新的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凭借“四千四万”精神,江苏用全国1.1%的土地创造了全国1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广大党员干部,如何从“四千四万”精神中汲取整装再出发的内在动力,让为民服务“最后一米”成为“最好一米”,显得尤为重要。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让服务更加精准。“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心入基层,多接地气、多到一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摸清群众需求、整合服务资源、开展服务匹配、确定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能力,将为民服务端口前移,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为民服务“就在身边”的幸福感。 提高创造性执行能力,让服务更有温度。“凡事要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不能简单地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发展意识,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专业化水平,通过持续推动为民服务权限下沉、积极打造“家门口”的服务阵地、深入开展“便民服务快办行动”,说“内行话”、办“内行事”,让为民服务更有速度、更加精准、更具温度,真正做有创造力的执行者。 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让服务落到实处。“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从小听得最多的故事就是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等,都很励志,讲的都是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中国人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压倒。”党员干部要拿出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通过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体系、加强实践锻炼,以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让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成为“最好一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