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先锋e评 > 正文

平安健康站C位,清明时节莫断“魂”

2022-04-04 作者:珊瑚镇 刘美 浏览次数:

  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莺飞草长,春光和煦,又是一年清明至,又是一年归乡时。当疫情防控再度与清明祭扫“邂逅”,更彰显出时代文明。

  谱写安全抗疫“音符”,疫情防控“置顶”奏响最强音。慎终追远、缅怀先人,悼念逝者、寄托哀思。每逢此时,总免不了匆匆返乡的脚步,免不了各处墓地鞭炮炸响、烟火缭绕的情景。然而,当前国际疫情仍在高位运行,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防疫安全注定成为今年清明时节的突出话题。如何让哀思与安全同在?各地纷纷升级防控举措、调整出行防疫政策,将疫情防控“置顶”,如在民众最关心的出行问题上,“48小时核酸”已成为标配。为降低因祭扫带来的人员流动和输入性聚集性疫情传播风险,凭码入园制预约扫码、网络祭扫、代为祭扫……更是应时而出。在清明疫情防控这个关键时刻,党员干部更应该自觉以抗疫为己任,树好家风、管好家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规定,寄托哀思的同时,让安全站稳“C位”,拧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让清明更显“清洁明净”。

  接种文明健康“疫苗”,“云”上清明追思,增强免“疫”力。“春光正好清明时,柳絮青冢寄哀思”。文明的维度,总有时代的落脚。中国人的清明节里,传统文化、乡土气息、家国情怀等诸多命题,都能在一场祭扫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只不过,种种情怀寄托,何必“烟雾缭绕”?种种追思祭奠,何必“喧嚣吵闹”?哀思之表达,本无须拘泥于形式。用鲜花替代纸钱、用咏诵替代鞭炮、用思念替代香烛,让哀思随“云”漂流,把内心的话语、心中的思念“好云凭风起”,让“云”寄哀思成为清明祭扫的正确“打开方式”,这不仅是一种“防疫之需”“安全之需”,更是一种“环保之需”“文明之需”。每一位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都要以身作则,自觉示范带头,擦亮“文明底色”,做文明祭扫的示范者、革除陋习的先行者、移风易俗的推进者,让清明祭扫在“多元”方式中返璞归真,扫掉心灵上的时间尘埃,让气更清,景更明,重于心而胜于形。

  绽放家国情怀“星光”,奋斗装点青春,照亮前行路。一场疫情“倒春寒”,再度让这个慎终追远的时节,披上“奋进”的“铠甲”。犹记得李文亮、彭银华、冯效林、夏思思……一个个英烈的名字,闪耀着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为民奉献的公仆情怀、无畏生死的英雄气概;一幕幕舍生忘死的感人画面,永远镌刻在我们灵魂深处。面对防疫抗疫工作的严峻挑战,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常怀崇敬之心,挂念英魂之精神,汲取奋进之力量,把“感动”变成“行动”,以英烈为明灯,照亮前行道路;向英烈看齐,干出一番事业。党员干部更要将“疫”情一线作为检验初心使命的“考场”,在战“疫”一线中淬炼党员的过硬品质、铮铮铁骨和为民利益而战的工作作风,以人民的名义将“人民”置顶,为人民生命安全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屏障”, 用实干书写战疫“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