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反对取消旧医药及全盘否定中医中药的胜利,医学界设立“中国国医节”。从上古时代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到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再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等,中医药典籍浩如烟海,记载了传承几千年的中医药文化。中医不仅能治病救人、造福世界人民,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现代医学的财富,是集哲学、文化、医药等知识领域的富矿,值得我们去传承、学习和钻研。 传承“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中国古代传统中医文化即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与现在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谋而合。传统中医从阴阳辨证的角度提出人要适应昼夜和“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通过固本培元和治“未病”等等方式维持人体阴阳平衡,协调五脏六腑运作,不断提升人体生命源动力和人体免疫力,达到“百岁无忧”的境地,体现了“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辨证法。因此,坚定“文化自信”,学习传承中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对我们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传承“大医精诚”的工匠精神。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其著作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大医精诚”以及“大医习业”的理念,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指出行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古有神农尝百草,以身试药;今有我国医务工作者面对新冠疫情,不断摸索、实验、完善方法,研究出以“连花清瘟”为代表的“三方三药”等治疫名方,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发挥出重大作用,展现出中医药在疫情防治工作中的优势。这些都体现了行医之人苦心钻研业务技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于各行各业的人来说,需要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细心钻研自身的专业领域知识技术,才能成就一个又一个行业“隐形冠军”,为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传承“德术并举”的医者仁心。中医讲究“德术并举”,作为医者,其本职就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医者仁心,就是要以高尚情操,行仁爱之术,从而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内心。我们可以看到,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多少个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奔赴抗击疫情的前线,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克服困难,治病救人。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顾不上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还有同获“人民英雄”的张伯礼、陈薇、获得“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以及无数奋战在防控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他们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高尚品德和不畏牺牲的奉献精神。我们当以英雄为楷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以“医者仁心”的敬业精神和自我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 在新时代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传统中医药文化,做好守正创新,运用“天人相应”的哲学思维积极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对中医药事业的振兴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我们要从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滋养和精神伟力,践行“大医精诚”的钻研精神和“医者仁心”的奉献精神,为中医走向世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而不懈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