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网信办就“网暴”发声,开展集中整治网络暴力、散播谣言等问题,切实维护网民利益。明确指出,重点整治借疫情、社会热点事件等挑动网民对立,进行人肉搜索、辱骂攻击等网络暴力行为。结合近期因网络暴力而自杀的一名花季少年事件,我们需要更深层次的一种冷静思考,剖析本质,解决问题。 推己及人,克制思维惯性。每一个热点事件发生时,作为网民之一,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我是ta,我会怎么办?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怎么处理?这样的描述是否符合现实?报道是否全面?里面的弱势群体是不是被人为淡化了?不要急着站队、急于发表意见,不要轻易被其他人的言论所左右,发出所谓“感同身受”的感慨,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看似简单的等一等,实际上很难,躲在屏幕之后的人,有时在大环境下头脑一热,披着马甲就跟风发表言论,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交出了人类的特质,不再有基本的道德判断,还会自认为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 守脑如玉,远离平庸之恶。网暴事件背后,有热心网友试图从评论区将实施网络暴力的人一个一个列出来,依法来处理这些人,却发现有的号连夜注销,有的号查无此人,空号、小号占据多数。因此不少网友就如何制止网暴提出社交平台实名制、平台管理和约束的建议。实际上很多时候,制造这些“恶”的,是平常工作、生活之中的普通人,他们在喧嚣之时,不假思索说了一句,不假思索骂了一声,甚至事后回想不起来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但却清楚自己的行为见不得光。这样的平庸之恶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我们要做的其实是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大脑,每个人都做到这一点,网络暴力自然就少了。因为在网络时代,制造平庸之恶往往是动动手指的瞬间。而带节奏的部分主体,则是冲着流量的“人血馒头”而去,连职业底线都丢了。 遵纪守法,保持为人初心。往大的方向说,政策法规也好,清朗行动也好,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落到每一个个体身上的作用。方法很多,但行之有效的还是在于执行者和被执行者。同样是关于人物关于背后的故事,杭州版《美丽心灵》全网刷屏后,编辑真诚剖析道出“大凡成功,都来自平常”,我们的本能其实是向往美好、守护美好的。平常的众生,真实一点,全面一点,有心一点,保持为人初心,又有何难? 相信为期一个月的整治行动后,网络空间治理会得到提升,而那些心存侥幸、披着马甲的人也会意识到匿名不是保护色,注销也不是金钟罩。配套的制度会越来越完善,网络空间也会越来越清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