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在第二十二个中国记者节来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为新华社建社90周年致贺信,并向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记者节的设立,既是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也是对新闻工作者的鼓励和鞭策。新时期,新闻工作者需要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力,坚持探索引路、强化守正创新,才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撑,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更要创新宣传工作方式,整合各方资源,打破信息壁垒,延伸服务触角,打通宣传“最后一公里”,才能切实提升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实效。 坚持一线为源,把控真实信息源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真正让信息从一线来、从基层来,哪怕只是平常和简单的故事,都会让人们从中了解到一种真实。新闻工作者就要以这种专业化的水准,注重源头把控,才会处处都是好新闻。从医生护士到急救车接线员,从医疗废物处理站工作人员到社区干部,从患者到治愈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董倩在武汉一线整整95天,40多次进入隔离病区采访,“我要做的,就是把我看到、感受到的这一切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能看到、感受到。”新闻工作者就是要这样,把镜头和话筒对准人民群众,利用新媒体讲好基层故事,传播正能量,持续宣传干部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广泛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坚持内容为王,打造爆款新闻产品。以前是“人找信息”,现在是“信息找人”,要实现信息内容的精准传播、靶向传播、裂变传播,就要树立用户思维,甘当产品经理,进行供给侧改革。在当今这个融媒体时代,人民日报社就积极探索媒体融合,成立了以财经类时事为主导的融媒体工作室——麻辣财经,将看似不接地气的财经新闻报道做成一道道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常菜”。我们新闻工作者就是要主动创新创造,不断地打造精品信息。从“北斗”到“天问”,从珠峰高程测量到5G时代加速到来……这些精彩的中国故事,都需要新闻工作者去发掘、去书写、去讲述。平凡的人,平凡的事,给人至深感动。武汉江汉方舱医院“读书哥”的照片曾在网上热传,这是湖北日报社记者柯皓在现场迅速抓拍下的一幕,并讲述说:“他消瘦的身体,在这一瞬间传递出了强大的力量。让我们看见的,是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武汉人民,面对疫病的镇定和从容。”实践证明,要产生现象级的爆款产品,创新是主线,内容是王道,需要注重“选题顶天立地、资源无限连接、手法无限创意”,具体而言,就是既要紧紧抓住上级精神,又要紧紧扣住烟火气息;既要立足本地选素材、挖典型,又要集中整合各种先进科技、传播渠道等生产要素;既要创新生产思路,又要创新制作方式,这样推出产品才能与用户形成共情,进而产生共鸣,形成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坚持创新为要,建立立体宣传格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如果说“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制胜法宝,那“主流为主、社会协同”则是基层宣传工作的应有之义。湖北省麻城市就探索创新了“宣讲+”模式,形成“宣讲+百姓需求、宣讲+线上宣传、宣讲+文艺服务”的经验,构筑各级部门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的立体式理论宣传格局。新闻工作者只有“带着全媒体思维,才能在全媒体的生态系统中‘玩’下去。”要形成网站和APP、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抖音号等“竞相迸发”的媒体“矩阵”,进一步充实我们的立体化宣传格局,丰富宣传载体、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借助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新媒体技术开展学习教育、互动交流和宣传展示,增强媒体的内容生产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报网端微百花齐放、文图音视交相辉映的宣传格局,不断扩大服务群众覆盖面,实现传播效应最大化,形成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强大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