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孕育和发展了众多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众多的节日中,并不那么突出,比不上月圆人团圆的“中秋节”那般诗情画意,也比不上人口大迁徙的“春节”那般轰轰烈烈,更比不上“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节”那般哀思孤鸣。但中元节并没有像“寒食节”那样在时代的发展中被淡化,相反,中元节不断地适应时代,找到时代的立足点,显示出它的“变”与“不变”。 时代的中元节,变的是祭祀的方式,不变的是对先祖的哀思。如清乾隆年间《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祭品之中,神衣是不可或缺的,再贫穷的人家,也不敢不备。古人在这一天放河灯、焚纸锭,追怀仙人、敬祖尽孝。传统的焚香烧纸、念经超度的祭祀方法,既不环保,又不安全,特别是在农村和山区,极易发生严重的火灾事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文明新风吹入千家万户,人们的行为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各地发布文明祭祀倡议书,呼吁人们用鲜花祭奠先人,也可以在网上祭扫,共同推进移风易俗,这亦体现了文明的进步。 时代的中元节,变的是日期的称谓,不变的是对自然的敬畏。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节名来源于道教,佛教成为盂兰盆节,这与七月“秋尝”相关。农历七月,稻谷作物成熟,中元节当天,人们把收获的米、菜、油、豆等实物放在供桌,祭拜先祖和上天,让祖先“秋尝”,保佑来年谷物丰收。如今,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中国粮食总产量超1.3万亿斤,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中国人牢牢地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上,有人认为人类才是大自然的主宰,可以超越自然。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持续暴雨导致洪涝灾害,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能够改造自然,更应顺应自然、敬畏自然,这亦体现了精神的赓续。 时代的中元节,变的是节日的氛围,不变的是对传统的守正。从“六宫最重中元节,院院烧香读道经”可以看出,中元节受皇室的推崇度;清乾隆年间《帝京岁时纪胜》言:“中元祭扫,尤胜清明。绿树阴浓,青禾畅茂,蝉鸣鸟语,兴助人游。”,甚至有“绕城秋水河灯满,今夜中元似上元”的景象。如今,虽然古时盛况不复从前,但“中元节”已于201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这是今人对传统文化的守正,亦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彰显了其时代价值和魅力,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这亦体现了文化的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