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部署,是我国在“十三五”和“十四五”重要历史交汇期实行的重大战略性衔接。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这样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广大青年应有大理想、大作为、大抱负,自觉主动肩负起乡村振兴的重任。 不忘初心,思路清晰。“眠云机尚在,未忍负初心”,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扶贫人更要接稳时代的接力棒,创造更多的传奇和辉煌。奋斗在一线的基层扶贫工作者,要能及时转变思路,实现工作重心的衔接转移,在防贫返贫进行常态化监测的基础上,工作突出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施。基层干部要动心思考虑乡村振兴的路径,创新机制,拓展思维,提升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争做懂农业、善经营、会管理,想干能干的乡村振兴“绘蓝图”能人。 实干担当,多措并举。“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任何一项事业都要脚踏实地去干,乡村发展与振兴也一样,离不开多渠道施力。乡村振兴首先要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一稳定两不愁三保障”。其次要解决关乎群众“幸福感”的实事。小到道路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大到乡村旅游事业发展等。最后,壮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不仅农民要增收,集体经济也要发展,近年来推行的产权制度改革成为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惠及农民的一大举措。 凝聚力量,主体汇聚。“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坚持多主体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过渡期,需发挥基层干部、农民群众、企业经营者三类关键人群的作用。基层干部发挥领头羊作用,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鼓励农民群众积极进取,充当“主人翁”。鼓励农民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消除“等靠要”思想。鼓励乡村产业助力脱贫,充当“带头人”。乡村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增收。一方面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倡导有意向的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每一场胜利的终点,都是新征程的起点。在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点,接续推进乡村振兴,铆足“牛”劲加速跑。从春天出发,带着穿越寒冬获得的力量。助推新时代“三农”工作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