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鉽(文史学家)
金鉽(1869—1950),字范才,一字式金,号蘅意,别号陶宦。清末民初著名文史学家、教育家、方志学家,祖籍安徽休宁。金氏自明代始迁泰兴,经商为生,至金鉽已九世。 清同治八年(1869)五月二十三日,金鉽生于泰兴县城南草巷。父永康公,字松乔,少学商于靖江外祖父戴氏衣肆。稍有积蓄,托其弟经营木业,本金损折一空,惟以剩余木料制作简单家具上市出售。金鉽自小聪颖好学,随母课读,后师事朱铭盘,有“神童”之誉。金鉽7岁属对甚敏,8岁能读唐宋名家诗文。恰逢新春,乡俗街巷每有贫士设摊猜谜押诗韵,以娱乐为名行赌博之实。金鉽偶尔小试,竟赢得摊主全部本利。其母得知,俨然劝道:此钱虽非你偷抢所获,但在贫士而言,却是全家衣食所系,如何赔付得起,速速如数归还。幼小的金鉽始觉人当以慈悲为怀,不应贪恋钱财,遂将所得退还贫士。 明、清时,要取得秀才资格,需经过童子试,应试者无论年龄大小均称“童生”。童子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三年内举行两次。参与童子试的一些考生害怕金鉽参考会挤掉自己,便借口他原籍安徽,既无谍谱,又未加入泰兴籍,县试时群起攻击,州试时攻击者更多,甚至要求主试者扣考。院试时,攻之者益众。幸亏江苏学政黄体芳力排众议。不允所请,金鉽录取入县学,时年仅15岁。 光绪十五年(1889),金鉽20岁,人南菁书院学习。南菁书院由江苏学政黄体芳(浙江瑞安人)在两江总督左宗棠的大力支持下,于光绪八年(1882)创办于江阴。江阴时为江苏学政驻节之地,南菁书院为全省教育中心和最高学府。学生需经严格考试才能入学。应考士子多为全省八府三州生员(秀才),有些已取得举人身份的想进南菁书院学习深造,也得参加考试。如唐文治(太仓人,光绪十八年进士,国学大师,上海交通大学创始人,校长,无锡国学专科学校校长)曾经两次考试,才被录取。进校读书的课生,每月都发给膏火钱。金鉽人学时,由著名学者黄以周(浙江定海人,第二任南菁书院院长)与缪荃孙(江阴人,第三任南菁书院院长)分主书院经学、词章讲习。金鉽年龄小,稚气未脱,在这里学习词章,专攻晚唐李商隐骈体文,是一位高才生。据吴稚晖回忆,当时书院有三位神童,一为无锡杜嗣程,二为六合田其田,三为泰兴金鉽。三人性格迥异,在学业上各有专攻,与学长们同窗研读。金鉽的同班同学有如皋沙元炳(健庵)、六合田其田(自耘)、无锡吴朓(稚晖、敬恒)、上海钮永健(惕生)等。在这里他还结识了不少名士,如比他高几届的庄蕴宽(常州人,曾任江苏首任都督、京师图书馆馆长)、唐文治等,他们后来在学术界或政界均成为知名人物。据吴稚晖回忆,金鉽才学不错,但人太老实。“金鉽工李商隐骈体文,其田虽上窥《骚》、《选》,卓然成家,勿若也”。光绪十七年(1891),金鉽22岁,参加拔贡考试,列全省第四,成为一名优贡。他两年后赴江宁(今南京)乡试,与吴稚晖、钮永健等都中式举人。 光绪二十一年(1895),金铽赴京参加会试。由于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日马关条约》,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光绪皇帝欲变法维新,希望得到救国运于水火的人才,但又无力战胜强大的顽固派。北京会试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进行的。金鉽会试名列前茅,接着参加殿试。这科殿试题据说是光绪皇帝亲自出的,一共四问,都和当时清政府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密切相关。殿试结果,四川骆成骧名列一甲第一名,钦定为状元,金鉽名列二甲第67名,赐进士出身,时年仅26岁。嗣后金鉽又经朝考取列一等,奉旨以知县用,选任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又被授为翰林院编修。 会试期间,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因举人进京会试乘公车(即可报销路费),所以史称这件大事为“公车上书”。清政府派李鸿章去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当时在京应试的康有为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向清政府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金鉽也是签名者之一。南菁课生深受浙东史学影响,讲究经世致用,注重气节事功的不乏其人。金鉽虽受封建礼教熏陶,但对朝廷腐败、国衰民穷的现实不满,赞同维新变法。所以考中翰林后,他不想久居北京,只期回乡做点实事。这年秋初,他请假南归省亲。船行至烟台时,他巧遇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两人在海轮上竟夕畅谈,彼此颇为景仰。两年后,戊戌政变发生。当获知六君子慷慨就义的噩耗时,他不胜悲痛,即赋诗一首悼念林旭: 与君黄海同舟夕,手抱班书说贾生。 金鉽看透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无意进取仕途,便于同年底向翰林院请长假,不再返京。 泰兴知县龙璋倡新学,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将襟江书院改建为学堂,金鉽受聘任学堂总教习(校长)。为办好学堂,他多次出资修建校舍,购买书籍,置备仪器,并在龙璋的支持下选送丁文江等一批英才出洋读书,之后又主事泰兴县立中学。光绪三十年(1904),金鉽任如皋安定书院山长(校长);同年,由江苏学政唐景崇聘请,又回到他阔别9年的母校南菁书院(时改名为“江苏全省高等学堂”)担任监督(校长),时年36岁。为培育人才,他殚精竭虑,不遗余力。两江总督端方欲图维新,广罗人才,知其才华,拟擢任显职,均辞不受。问其志趣,对日:“但愿从事教育,无他求耳。”他遂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被派赴日本考察教育事业。金鉽乘船到达长崎,后转赴福冈、大阪、东京等地。考察期间,他处处留心,观察入微,约半年后返国。通过这次考察,金鉽对日本教育之普及、学校纪律之严明、课程设置之先进颇为敬佩,认为教育实乃强国之根本。端方不久移督直隶,他对金鉽考察归国后的打算也就没有下文了。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民国肇建之初,金鉽以其阅历声望被乡人公推为泰兴县民政长,主持一县之政,时间两年。当时民生凋敝,许多人登门求助,金鉽总是慷慨解囊。不少孤苦儿童无人抚养,流落街头,金鉽首创并捐资建立泰兴孤儿院,使他们吃穿有着,还施以教育,以期长大后能自谋生路。孤儿院办了多年,收效良好,受到社会普遍赞誉。金鉽虽然想为家乡父老做好事,但是社会现实总使他感到“艰苦万状”,难胜其任。1914年冬,金鉽经江苏省省长齐震岩推荐,就任江西省彭泽县知事。金对陶渊明最为敬佩,陶在彭泽当县令时,不仅写有著名的《归去来辞》,还在赴任之际写下了“千里之遥,孰敢不至”的诗句,于是金鉽于1915年去了彭泽。彭泽县城虽然很小,官场的恶浊程度却丝毫不减,金鉽很看不惯。尤其令他感到棘手的是,彭泽地瘠民贫,新税日加无已,如依法执行,有伤民隐,如拒不执行,对上又无法交代,正是“亦知忧国苦民军,政拙催科疾在躬”(金鉽《留别彭泽》诗句)。对此,他施政以情、慎、勤为准则。邻县铜江县警诬陷彭泽县民为匪,县知事飞报省署请求派兵剿办。金鉽上书浔阳道尹抗议,阐明真相,百姓才得以保全。不久,袁世凯在北京闹了一场称帝丑剧。金鉽“自诧奇迹”,一再上书请疾,仿效陶渊明弃官归隐,于1916年回到泰兴。 金鉽隐居南草巷旧居后莳花种草,所植凡梅、兰、牡丹、杜鹃、芍药,无不毕具。尤爱菊,广罗名种,层叠成丘,坡状塔形,花团锦簇,匠心独运。每届深秋菊盛花秾,则柬邀亲友或文人逸士,飞觞品赏,有集陶句成联者,有誉扬他为“彭泽陶元亮”者,金鉽也戏称自己是“冒牌陶渊明”,并将所居命名为“陶宦”,由好友沈文瀚题写刻石。至今“陶宦”院门虽早已不存,但这块石刻尚保存完好。 1918年秋,金鉽供职江苏省长公署咨议。这时江苏省再开通志局修志。初设通志局时是宣统元年(1909),缪荃孙为总纂,金鉽为协纂。1918年,再度设局修志,冯煦为总纂,他为复纂。冯是前清探花,官至安徽巡抚,硕学通儒,这时已是80高龄,而金鉽年届天命,两人成为亦师亦友的忘年交。金为冯80岁生日献诗,冯则题联赠之:“敛策归来,花药分列;读书有得,纸墨遂多。”此诗正是对金鉽志趣的真实写照。因为冯煦、张謇的关系,金鉽又为韩紫石70、80岁生日两次作诗。1926年张謇逝世时,全国各界致赠挽联数以千计,其中名流学者之联极多。经过评选,金鉽一联列于首位,至今传颂于世。联文如下: 武昌一日得通州三生,则皆吾师焉,同郡曰范氏,同邑曰朱氏; 1926年间,国民革命军北伐。统治江、浙、皖、闽、赣5省的军阀孙传芳兵败过境,大肆烧杀抢掠,泰兴城内人心惶惶,纷纷离城避难。家人为金鉽安全考虑,劝其易地避难。他却不走,意欲留守维护地方秩序。当时地方财政困难,他的家道亦已中落,但他将视为珍宝的全貂皮袍捐献,作为维护地方秩序的部分费用,后又派人去靖江县城迎接革命军进城。 1928年,江苏省政府又成立省通志编纂委员会,决定重新编纂省志,聘庄蕴宽为《江苏通志》第三任总纂,金鉽为编纂,同时被聘的还有陈去病、张相文、陈汉章、柳亚子、柳诒徵、丁宝书、朱文鑫、吴稚晖、刘三、陶惟坻、戴超、钮永健、叶楚伧、陶葆廉、胡朴安15人,多为江苏知名人士,可谓文人荟萃,阵容庞大,而金鉽最为年轻。翌年元月在《江苏通志》编委会成立大会上,推选庄蕴宽、陈去病(吴江人,近代诗人,南社创始人之一)、柳诒徵(镇江人,国学大师,图书馆学家)、金鉽等5人为常务编纂,从这年春天起在镇江焦山松寥阁共修《江苏通志》。他们每莅京口,或登楼品茗饮酒,解衣磅礴,谈南菁北都角艺故事,讲述江南文坛前辈诸公薪火衣钵;或买舟翦江,联榻松寥阁,扬榷方志义例,穷日夕不倦。总纂庄蕴宽(1886—1932),是金鉽在南菁书院时的学长,尤其诙谐健谈。春秋佳日,更是割鲜剧饮,拈韵逞奇,相与翛然忘世,首尾将近三年。直到庄公去世,通志局同仁才纷纷散去。庄公曾手书一联相赠:“少日才华冠流辈,暮年词赋动江关。”这无疑是对金鉽一生的高度概括和赞扬。对此,金鉽十分珍爱,将它做成木雕挂件,一直挂在客厅内。 1934年,泰兴农民自发的反屯田收租斗争声震南京,国民党中央财政部曾批转泰兴县政府处理此案。李光宇时任县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召开业佃双方代表会议。佃方是黄云祥等几位代表,业方为大地主丁开泰等人,会议还邀请了地方士绅名流参加,金鉽也在其列。当时双方争论非常激烈,金鉽以同情佃农的态度作了义正词严的发言,受到绝大多数与会者的欢迎,同时也引起县政府上上下下极为不安。在佃农据理力争和群众舆论的压力下,县政府不得不支持正义,使大地主企图通过收买漕米册子、增加几十倍地租的阴谋破产。 日寇占领泰兴城后,金鉽杜门谢客,苦守岁月,专心著作,以保持民族气节。1940年,汪伪政府在南京成立,伪行政院派褚民谊亲至泰兴,邀金鉽赴宁参政。金严词拒绝,托病不出。1944—1945年,汪伪政府又一次纂修《江苏通志》,志局设在苏州,鉴于金鉽的资历及修志的丰富经验,当局请他出山主持,金鉽以年老体衰为由婉言拒绝。日本投降后,金鉽十分兴奋,当即赋诗一首: 出师未捷罗斯福,一战成功杜鲁门。 1947年,由国民党元老吴稚晖、钮永健推荐,国民政府聘请金铽任国史馆特约纂修。由于年老体衰,他未克到任。1949年,金鉽在家中风,延至次年夏去世,享年82岁。 金鉽三人志局,把全部精力倾注于地方志的编纂工作中。他先后主修《宣统泰兴县志》、《民国泰兴县志》、《如皋县志》,参与编纂《江苏通志》、《光绪江苏通州志》,毕生精力尤尽瘁于《江苏艺文志》,著有《江苏地理沿革考》、《江山小阁诗文集》等。《宣统泰兴县志》刻本分别藏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南京、泰兴等处图书馆。《民国泰兴县志》稿本存南京图书馆,木刻版模存南京金陵刻经处。《光绪江苏通州志》、《如皋县志》分别存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博物院和吉林省、广东省、扬州市等处图书馆。《江苏艺文志》是1929年前后金试参与纂修《江苏通志》稿的一部分,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收录有关江苏人之著作及江苏之事。要完成这样一部巨著,没有渊博的学问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根本不可能的。金鉽早年即为此下了工夫,无论溽暑祁寒,从不稍辍。到了晚年,因精力不够,专门请人帮助整理缮写。经他多年努力,《江苏艺文志·经部》得以公开出版,16开本,约40万字,发表于《江苏省国立图书馆年刊》第6、7、8期(1933—1935),今南京图书馆有藏。《史部》稿本共19册,限于经费,未能刊印。《子部》、《集部》尚未整理。《江山小阁诗文集》是金鉽80寿辰纪念集,收录其平时应酬之作,今泰兴图书馆有藏。该集由郑肇经发起,朱东润编目次,封面由吴稚晖题字,柳诒徵作序,戴为敷集资,于1948年由泰兴文化公司承印。《序言》开门见山对金鉽的道德文章、学术成就作了高度评价:“同(治)光(绪)间,通州、如皋、泰兴文运勃兴,震耀寰宇。高才硕学,若周彦升、若朱曼君(铭盘)、若范肯堂、若张啬公(謇)、若沙健庵诸先生,鼎鼎盛名,大江以南,莫之逮也。泰兴金蘅意先生稍后起,以南菁书院高材生登甲科,人词苑,其博通经史似彦升,散文盘郁似肯堂,骈体瑰丽似曼君,五七言诗闳深雅健似健庵,以文章施之政事,掞张乡治似啬公。盖奄有诸先生之长而不为诸先生所囿者也。”该文认为“通如泰三邑文章学术之盛,惟先生集其成,而以大年历世变,升恒不息,亦惟先生膺此福”。柳诒徵与金鉽曾共同参加纂修《江苏通志》,“服膺先生所撰《江苏艺文志》,精博罕匹”,“知先生左右采获而尤有独造之境也”。柳诒徵对金鉽的评价是非常贴切而中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