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阔步金秋十月,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金秋十月,2024泰兴金秋经贸科技洽谈会圆满落幕。会上,启动2个创新集智平台,揭牌6个科技创新平台,现场签约12个科技合作项目和36个产业项目,这些项目与泰兴的资源特色和产业优势紧密契合,为泰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产业发展“新格局”助力经济腾飞 近年来,泰兴市积极构建以“三区三园”为主体、乡镇工业集聚区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架构,形成了精细化工及新材料、医药及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新型食品、新能源、绿色环保等六大产业集群,拥有规上工业企业902家,其中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223家、超十亿元企业43家、超百亿元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家。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泰兴年造船能力达到337.8万载重吨,船舶配套企业销售份额占全国17%,并积极对接新能源船舶产业,推动“国船国配”央地合作。在“生物医药”领域,泰兴围绕“研发+原料药+成品药”全产业链,吸引了众多领军企业落户,其中,济川药业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第33位。在“精细化工及新材料”领域,泰兴拥有世界500强、全球化工50强投资企业19家;泰兴经济开发区连续11年进入全国化工园区前10强,展现出了蓬勃的经济发展态势。 创新驱动,打造新质生产力“强磁场” 泰兴围绕“全域创新、全面转型”两大主题,健全“1+2+3+X”区域科创体系,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市)。在科创载体建设上,泰兴持续深化与“大院大所大学”科技合作,建立了上海、苏州、南京3个离岸创新中心,以及一系列科创平台,如全省首批化工中试基地、化工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 人才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泰兴持续深化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通过“院士+平台”、“院士+项目”、“院士+人才”创新体系,引入18名院士、48名国家级人才深度参与项目产业化。其中,清华大学李亚栋院士领衔的夏禾科技新材料项目打破了OLED材料壁垒,实现了核心材料的国产化和自主化;江南大学金征宇院士、高敏杰教授分别领衔的新型替代蛋白食品项目、多梯度生物反应器项目也成功落户,标志着泰兴在长三角区域生物经济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金融服务保障方面,泰兴打造了覆盖全市六大特色产业的百亿级基金矩阵,通过“母基金+子基金+直投项目”的模式,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撑。今年1-9月份,全市累计工业开票销售1673.58亿元,增长15.88%。 “泰有引力”,招商引智共绘未来 泰兴自7月20日起正式擂响“双招双引”百日赛,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姿态,用创新破题、用项目答题、用成效验题。谈合作、寻商机、叙友谊,“泰有引力”释放出无限活力。今年以来,中科算力中心江苏分中心、集萃光刻胶树脂等37个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的重量级项目落户泰兴。期间,“链式招商”成为泰兴的一大法宝,泰兴明确“强链加固、补链填白、延链拓展”的招商路径,精准定位并大力引进关键项目,打造具有强劲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生态。 同时,泰兴变“财税招商”为“基金招商”,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化、专业化管理相结合,打造出多层级、开放式的“产业基金矩阵”。泰兴还积极开展“飞地招商”,与上海虹桥创新中心和宝山合作建设离岸孵化基地,集聚资源要素,打造产业平台。 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是泰兴吸引项目和人才的关键。泰兴正倾力打造营商环境6.0版,推出40条重点举措,助力市场主体提振信心。今年,泰兴市首次打破环境要素县域流动壁垒,为重大项目发展提供强有力要素保障。 泰兴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的热土,更是一个生态宜居的家园。这里生活便利,围绕“一横一纵”两条城市水脉,高标准打造了21公里的亲水健身步道,并配套布局了青年公园、城市书房等文娱游乐“新业态”;依托长江岸线,建成12公里的长江生态廊道,展现出“双水润城、水绿相映、青年友好”的城市新面貌。 金秋的泰兴,硕果累累,在这片热土上,产业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创新驱动战略正深入推进。泰兴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潜力,展示着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未来之城。
编辑:姜景旸 王晶 (泰兴市融媒体中心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