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姜堰:一“菇”端出滚烫农文旅融合大餐
三月春风惹人醉,放眼望去,春树竞秀,绿意盎然。趁着这明媚好时光,记者走进省特色田园乡村——泰州市姜堰区小杨社区,聆听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故事,探寻社区“幸福密码”。 据介绍,小杨村是原桥头镇的一个偏僻村庄,直至2003年泰州市姜堰区溱湖大道建成才迎来发展机会。组建家庭农场,打造特色田园风光;创办旅游公司,规划建设占地1500亩的农业生态旅游区;招引服务项目,营建诗意生活场景……近年来,小杨村一跃成为小杨社区,在农文旅融合的路上动作更是不断。 裁剪、绑扎、钉合……径直走进该社区“小杨人家”民宿项目,记者见工人师傅正在紧张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一个个形似木船造型的集装箱整齐排列。 “这几条类似木船造型的集装箱是用来干啥的?”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向该社区党委书记王政询问道。“这里原来是一块闲置场所,我们准备将它打造成地标性的特色消费集聚地——农夫市集。我们邀请专业人士结合里下河水乡地域文化,将原有的集装箱设计成木船造型,以此全面全区的农副特产。”王政介绍说,目前姜堰区已经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5个、正在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3个,于是他们设计了8条“木船”,每条船将代表一个村,全面展示该村的风土人情、特色文化以及产业,为“小杨人家”的乡村旅游项目再添亮色。 产学研带火乡村旅游新模式。“菇菇部落”是小杨社区创新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金字招牌”。 这里同样是一番忙碌景象。王政介绍说,目前他们围绕“菇菇部落”项目提升基础设施、实施“农夫菜园”分割工程,将大田分成小田,为了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方便老师带领孩子们实地操作,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农作的快乐。 “菇菇部落”还新增互动体验场所。场所周围展板上布满菌菇类科普知识,以便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截至目前,来这里游学参观的中小学生已超过12万人次,部落销售额超200万元。 “菇菇部落”项目不仅满足孩子们感受农作物的魅力、学习到各种菇类知识,而且为游客提供看菇、听菇、玩菇、吃菇、购菇的“一条龙”体验需求。 “这是正在生长中的金耳,一般0℃~4℃的温度适合它生长,它的胶原蛋白营养丰富。在该项目云种植·数智菌菇舱内可以看到金耳、羊肚菌、猴头菇等数十种菌菇的生长状态。方舱内可以模仿各种菌菇在自然界中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展现菌菇的生长过程。”“菇菇部落”工作人员顾晓燕介绍道。 为了做强“菇菇”产业链,今年小杨社区还引进新的农业项目——赤松茸。“整个项目占地14亩,叫做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分为棚内种植和室外种植。种植模式也有创新,分为纯稻草、稻草加菌渣以及稻草加玉米芯等基料种植模式,希望以此观察赤松茸的产量高低如何?”谈及赤松茸的培育方式,王政娓娓道来,“引进赤松茸项目是为了不断做强菌菇产业链、丰富菌菇品种,以此擦亮社区菌菇品牌。” 对居民而言,不仅是社区变美了、人流变多了,重要的是有了更多在家门口致富的机会。“你就是社区里的人吗?”“是啊,我在这边打工。”居住在附近的卫巧凤说,现在社区干部基本是年轻人,他们有想法、有闯劲,去年引进赤松茸种植项目,不仅带动集体增收,而且吸纳居民在家门口赚钱。相信在这一批年轻干部带领下,居民日子越过越好。 农文旅融出新天地,且以诗意共远方。小杨社区借乡村旅游的东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转化为美丽经济,拉长整个旅游线路;做好产业招商工作,吸引更多的民宿、餐饮、种植项目到社区落地生根,持续做好小杨社区农文旅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