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江清水,共筑美丽家园,泰州书写蓝天碧水间的“生态答卷”
百里长江,气势恢宏;水泽之畔,鹭鸟乘风。 泰州地区平原广阔、河网密布,拥有97.8公里长江岸线。作为典型的水城水乡,泰州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格局中具有独特地位。 全市PM2.5浓度下降36%,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率提升9个百分点,连续三年保持80%以上;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保持全省第一方阵,长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Ⅱ类;自然湿地保护率67.7%,增幅全省第一…… 近年来,泰州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在全省率先组建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泰州市人大先后开展长江保护、大气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等执法检查,泰州市政协专题视察“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情况,泰州市纪委监委将生态环境专项监督纳入“清风行动”,全面压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 长江大保护形成“泰州模式” 金秋时节,泰州滨江生态公园内,草木繁盛,鸟鸣啾啾,从堤坝处遥望,泰州长江大桥宛若一条彩带划过长江。 很难想象,这里数年前还是另一番模样。数十家砂石场、造船厂和化工厂,非法侵占岸线资源,长江航道安全受到威胁。“以前,江风一吹,沙尘漫天,现在这里风景好得很,我们每天来这里散步。”家住附近的居民赵厚云说。 近百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如何保护,如何实现永续发展?2019年以来,泰州市在全国率先启动“长江大体检”,创新开展“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先技术,运用污染源监测设备、铁塔视频、无人机等手段,推进长江生态保护立体管控和智慧管理。 “‘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大数据平台打破传统的水生态监管模式,是长江流域首个集检测、评估、预警、应用于一体的平台。”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指挥中心负责人黄志民介绍,平台汇聚了生态环境、住建、交通、海事等18个部门内外部约7.4亿条数据信息资源,可以实现“水、陆、空”立体式监测全覆盖。今年以来,该平台已发布预警信息2297条,有效保护了长江水质安全。 守护一江清水,排污口管控是重要一环。去年,泰州市启动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子基地建设,该基地以“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充分利用无人船监测、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对长江泰州段848个排口开展全天候监控。“这个基地发挥的作用有点像天气预报。”黄志民介绍,系统可对未来6小时排口污染物浓度数据作出预测,一旦重点入江排口出现超标预警,预警信息将及时推送给职能部门,并提醒相关企业做好检查工作,杜绝污染物排放超标行为发生。 如今,长江流域泰州段水质持续改善,长江干流水质基本保持Ⅱ类,主要入江支流Ⅲ类水体比例达100%,长江大保护“泰州模式”得到生态环境部肯定。 “泰州蓝”交出高分答卷 “看,今天这天真蓝啊!”近来,在泰州,醉人的天空蓝吸引不少市民的目光。 高颜值“泰州蓝”背后,是泰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数据显示,去年泰州优良天达到295个,其中10月、11月两个月实现优良天“全勤”,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高达80.8%,位居全省第五,创历史最好成绩。 “天空地一体,守护泰州蓝”专项行动,是泰州市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一项创新举措。2020年,该市印发《“天空地一体,守护泰州蓝”工作方案》,投资5000多万元开展大气监管项目建设。所谓“天空地一体”,即在“天”上,利用卫星对大气质量进行宏观监测;在“空”中,针对重点大气污染区域,利用无人机、铁塔视频进行精细化监控;在“地”上,利用走航车对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监测。 如何利用科技守护更加蓝色的天空?泰州电厂碳捕集项目技术展现“超能力”,让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之前,烟气直接通过烟囱排放到空气中。碳捕集是利用专业技术,把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提取出来,并压缩液化再利用。”泰州电厂碳资源开发项目负责人介绍,作为国内最大的碳捕集示范工程,该项目年捕集二氧化碳达50万吨,相当于植树400多万棵。 减少碳排放,更需全民行动。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泰州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首次上线隆基员工“碳账户”。通过“碳账户”小程序,员工日常的行走步数、公共出行和绿色办公等低碳行为,可以转化为碳积分获得激励和奖励。活动首日,累计1700名隆基员工扫码开通“碳账户”,大家纷纷表示,“走路还可以兑换积分,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绿色生活的信念。” 生物多样共筑“美丽家园” “微笑天使”江豚在长江逐浪嬉戏,“湿地精灵”反嘴鹬在里下河湿地栖息觅食,“鸟界国宝”东方白鹳频频在河湖畔现身……这些美好场景的出现,离不开泰州市在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方面的“先行一步”。 近年来,泰州市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积极构建“2+X+1”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在全省率先发布《泰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23-2030年)》,率先完成全市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记录到各类生物3518种。今年,全省首个规范性沿江生物多样性观测站——春江湿地-凤栖湖观测站在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建立。 作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春江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布着各类生物452种,包括维管植物261种、陆生脊椎动物71种、陆生昆虫102种、淡水水生生物18种。既是湿地留鸟、迁徙水鸟的重点分布区,也是长江刀鲚、中华绒螯蟹等长距离洄游性经济物种的主要分布区域,观测站的建立为科学展示泰州市乃至江苏省生态质量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等提供有力支撑。 前不久,泰州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在市区南官河同时监测到EPT昆虫中的蜉蝣和石蛾。这是该市自2005年开始开展底栖动物监测以来,在南官河首次检出多距石蛾科昆虫,第二次检出蜉蝣目昆虫。“这些昆虫的幼体遇到水污染便无法存活,此次监测结果表明泰州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这是泰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缩影。”泰州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孙海涛说。 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对此,泰州市开出“良方”:高标准开展“生态岛”试验区建设,有效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为各类野生动植物提供温馨家园。 去年,泰兴天星洲“生态岛”试验区、姜堰溱湖“生态岛”试验区、兴化徐马荒“生态岛”试验区3个项目列入江苏省“生态岛”试验区38个重要节点名单。此外,靖江马洲岛也积极谋划,主动开展“生态岛”试验区建设。今年,上述4个地区全部参加首批“生态岛”试验区试点申报,申报数量全省第一,最终泰兴天星洲被确定为二级“生态岛”试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