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跨”工程让出候鸟迁徙安全通道,上百种珍稀候鸟重返靖江马洲岛栖息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连日来,在江苏靖江马洲岛湿地,全球极危物种黄胸鹀、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等上百种珍稀候鸟如约而至,觅食嬉戏。这些“亲戚”的来访,让正在岛上施工的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北主塔项目施工方松了口气。
张靖皋长江大桥是“十四五”重点推进的过江通道项目,也是目前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度桥梁,建成后将进一步拉近苏州、南通、泰州三市的时空距离,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大桥南航道桥北主塔位于靖江马洲岛上,在大桥项目设计选址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绕开生态保护红线。在马洲岛进行南航道桥北主塔施工过程中,采用集约化、工厂化、绿色化的施工方案,减少对马洲岛湿地的破坏。
马洲岛位于长江干流,占地约13.5平方公里。曾因远离陆地,无人为干扰,被誉为长三角城市群内仅有的一片未被工业化和城市化污染的原生态绿洲。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研究员、马洲岛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负责人曹铭昌介绍,马洲岛周边水域建有长江靖江段中华绒螯蟹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亚东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驿站,也是长江江豚不可替代的自然栖息地之一,具有国际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将贯彻二十大精神,将工程打造成国内首个超大跨径绿色低碳大桥。”张靖皋长江大桥项目南航道桥北主塔工区生产经理郁文介绍,施工过程中,项目方每天洒水降尘,并采用泥浆循环和压滤处理的钻孔工艺,减少工程对土地和水源的影响。在候鸟迁徙季尽量降低噪音,加强夜间照明管理,守护好这个候鸟迁徙驿站。今年候鸟迁徙高峰期,工程主体还放缓施工节奏,尽可能减少对候鸟迁徙的影响。
得益于一系列生态保护举措,今年候鸟迁徙季,黄胸鹀等珍稀鸟类依然重返马洲岛栖息。“黄胸鹀等迁徙过境的旅鸟对栖息环境十分敏感,今年我们在岛上观测到的黄胸鹀比去年更多了。”马洲岛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工作人员魏慧玉说。 未来,靖江市将生态修复马洲岛西侧2000余亩原生湿地和10000余亩新生滩涂湿地,并根据不同鸟类需求,营造高潮位鸟类栖息地,进一步改善湿地生态功能,全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编辑:姜景旸 王晶 (靖江市融媒体中心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