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外埠资讯 > 正文

人才成就“希望” 他们这样描绘“蓝海童话”

2020-04-14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新华网南京4月9日电(蔡逸秋)1976年,这里是江苏沿海边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修船厂。

  2020年,这里是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海工设计建造领军企业,描绘了一个又一个“蓝海童话”。

  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下称“中远海运船务”)实现华丽转型的背后,离不开这家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孜孜追求,离不开众多专家对于工匠精神的坚守。

中远海运船务设计建造的“希望6号”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

  引进人才,成就“希望”

  故事的开始,要从2006年的一个春天说起。

  2006年,中国航运和修船市场异常火爆,国内大批企业进入船舶行业,2006年底“修船航母”做出了产品结构转型的决定。为此,中远海运船务高层远赴新加坡招揽海洋工程人才,然而,面试的新加坡人都不愿意到“一片空白”的中远海运船务来。但他们告诉中远海运船务:“有一个人能做,这个人就在中国。”这个人就是当时英国皇家造船学会会员、新加坡造船学会会员徐秀龙。

  “当我听说我的祖国、我的家乡需要我,我的创业激情再度勃发,当下决定回国效力。”徐秀龙回忆说。

  受到徐秀龙的感召,30位海外专家也跟随他一同来到中国。初来乍到,徐秀龙转身就投入到创新事业中。“看到我们国家有着越来越好的政策和蓬勃的市场环境,我们要让自己的技术成果尽快落地!”

  “希望1号”就是徐秀龙带领的中远海运船务科研团队攻克的第一个目标。据介绍,“希望1号”是挪威船东的设计,突破了海工行业的传统概念,采用圆形而非方形。“世界上没有人做过圆形的钻井平台,认为这是天方夜谭。”徐秀龙回忆说,五、六亿美金的钻井平台,没有做一个试试的说法。一旦失败,对于船东和建造者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损失。

  “尽管风险很大,但我们不怕。”凭着敢为人先的精神,徐秀龙和中远海运船务的科研团队全员投入到进行紧张的计算和论证中,短短的一周内便绘制出了船东希望见到的三维模型及较为详细的建造方案,随后在海工市场的小试牛刀,更加证明中远海运船务已在高端市场具备了与海外强敌一较高下的实力。

  2009年,中远海运船务自主研制出命名为“希望1号”的全球首座圆筒型超深水海洋钻探储油平台。2012年,“希望1号”的设计与研发技术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精益求精,“从希望1号”到“希望6号”

  “希望1号”项目组犹如一棵梧桐树,吸引了几十名来自新加坡、美、韩等国具有丰富经验和创新能力的“金凤凰”。它还像一个“孵化器”,培育了企业高水平人才队伍:中远海运船务海工项目经理由原来的五人,培养为现在的四五十人;技术设计人员由当初的二十多人,发展为现在的近五百人,船、机、电、舾等门类齐全。

  然而徐秀龙带领的中远海运船务科研团队的探索还在继续,随后的几年围绕“国内首座圆筒浮式生产储油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展开研究工作。

徐秀龙(左)指导团队科研工作

  2017年,好消息终于传来:“希望”家族又迎来了新的成员——“希望6号”。作为中国船厂首次为国外石油公司完整建造的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总包项目,“希望6号”打破传统船型设计理念,多项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也是我国首个从设计、采购、建造、调试、运输到海上安装,一站式全过程的总包工程项目。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希望6号”的诞生背后离不开研发团队数年如一日攻克难关。“我们的科研团队,从来不会有一个遇到困难就推诿责任,更不会有人轻言放弃。”徐秀龙认为,工匠精神,核心是精益求精,而稳定的人才队伍和企业雄厚的实力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我们中国人身上那种刻苦钻研的劲头,是最打动人的。”徐秀龙说。

中远海运船务设计建造的“希望6号”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

  一场又一场“头脑风暴”,一天又一天通宵画图,一次又一次“失败再重来”……几年来,中远海运船务科研团队凭借丰富的海工经验和出色的技术谈判能力,使企业成功进入国际海工市场,为企业争取了大量的海工订单。产品几乎覆盖从浅海到深海的全部类型,成功交付了27个海工产品,总产值超过500亿,实现了由浅海到深海、由油气平台到特种工程船舶的全覆盖。

  一支独秀不是春

  作为1976年批建的南通市港口经济发展的奠基工程——“一港一厂”,中远海运船务经过四十多年、4次跨越式发展,已由一家修船企业,发展成如今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海工设计建造领军企业;从迫切需要徐秀龙等技术人才,到如今培养出420人技术研发团队,中远海运船务通江启海,书写了“由船舶修理改装向海工+模块总装企业进发”的“湛蓝童话”。

  多年来,中远海运船务充分了解地方人才政策,为徐秀龙申请“双创计划”资助资金,用于激励公司技术人员科研创新。此外,还根据专业配置和业务需求招纳优秀海工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满足了公司产品转型和发展的需要。

中远海运船务科研团队

  “南通市政府也给予了我们不断探索向前的动力。”徐秀龙说,自2007年以来,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截至目前,中远海运船务在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方面承担国家级重大创新专项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累计获得科研资助约4亿元。同时,公司承担过重要知识产权类研究项目3项。这些重大科研课题涉及海洋工程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全过程,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专利链方面积累了扎实的基础和经验。

  “我们瞄准世界海工装备尖端市场,看齐国际最新标准,大手笔投入,沉下心实干,在技术储备、人才储备和优化管理方面做好海工产品,以专业的精神、优质的产品获得了客户的信任和青睐。”徐秀龙说。

  令人叹服的是,在科研团队的努力之下,几年来中远海运船务设计的海工产品产值数据连成几何倍增曲线。这条箭头向上的美丽曲线,在记录他们国际化之路艰辛和成果的同时,也擦亮了中国海工制造的金色名片,北欧国家市场的订单逐步增长,为正奋力实施全球化战略的中远海运船务迎来了海工产业寒潮里的一缕春光。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建别人从未建过的国之重器,这条路注定是辛苦的。但也正因为如此,中远海运船务设计建造的海工产品才为今天的“中国制造”写下不凡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