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外埠资讯 > 正文

战“疫”最前线 | 方舱医院,讲不出再见

2020-03-11 来源:交汇点 浏览次数:

  交汇点讯 “休舱大吉!”3月10日,位于武汉洪山体育馆的武昌方舱医院和位于武汉江夏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的江夏方舱医院分别举行休舱仪式。至此,武汉市建成投用的15方舱医院全部休舱待命。

  方舱医院,这一世界医疗史上的创举,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最小的社会成本,达到迅速大幅度扩大收治容量的目的。运行一个多月以来,共收治轻症新冠肺炎患者1.2万余人,成为一举扭转疫情态势的“生命之舟”。

  从开舱到休舱,从建设到运行,江苏援武汉医疗队坚守所在的方舱阵地,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与患者们一起并肩战疫。每一个日日夜夜,用医者心血浇灌这一座座“生命之舱”。

  速度:“开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开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主任医师陈旭锋,率领团队参与建成武汉市第一批也是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

  “方舱医院对我们来说同样是一个陌生概念,把方舱医院用作传染病救治,在全球都是首创。这是一个全新挑战。”陈旭锋还记得刚进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场景,“巨大的平地上600多张简易床整齐排列,床挨着床,中间没有围挡,医护进出通道与病床区域也没有显著隔离带,很明显不符合感染控制的要求。”他带领救援队迅速拿出整改方案。经过一周奋战,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床位全部住满。

  一批批建设者不舍昼夜,一支支医疗支援团队披星戴月,武汉以每1.5天新建一座方舱医院的速度,大幅扩容收治能力。2月13日,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接到新“作战命令”——转至武汉市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与抵达武汉的第五批江苏省援湖北医疗队省队的300位医护人员“会师”,共同建设运行二号舱。凭借之前的经验,“江苏队”立即推进架构建设、物资梳理、功能运作等建舱流程,迅速将武汉体育中心“改建”成符合国家收治标准的方舱医院,当晚就顺利收治患者,全过程不到24小时。

  病人的居住环境怎么样?能否得到有效救治?各项生活需求能被满足么?方舱医院“开舱”初期,这些问题是外界最为关注的。武汉市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内,床位上有电热毯、棉被、棉衣,可满足患者御寒保暖需求。“在公共区域内有消毒机,24小时不间断进行空气消毒。生活设施完备,全场覆盖有WiFi信号、24小时提供热水、设有移动卫生间等。”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副主任医师梅勇说,还有分布合理的功能区域,可供患者聊天、下棋、看书、读报、看电视等,还有一块空场,供患者做操活动。

  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省队300名医护人员来自于省内10个设区市的85家医院,绝大部分未从事过传染病诊治工作。收治病人,这支规模庞大的“联合军团”必须尽快升级“专业部队”。

  “怎样做好个人防护、感控、诊治等培训,迅速形成整体战斗力,是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领队、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二舱院长葛宁海说,医疗队迅速建立行政、专业和党组织架构,“行政组成立队部、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专业组成立医疗组、护理组、感控组,党组织成立临时党总支,下设10个党支部。这样使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专业的医护人员凝聚形成了战斗力。”

  变化:从“人等床”变成了“床等人”

  总床位13467张,累计收治患者1.2万余人,平均每4个患者就有一人“入舱”……在武汉,几乎每一个方舱医院“开舱”后,短短一两天时间,就迅速转入满舱运行。

  仅仅开舱两天时间,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二舱就收满了接近600名患者。“方舱医院内收治患者众多,护士们除了常规的护理工作外,对于生活能力差的患者,还要主动承担起生活照顾的责任;对于情绪焦虑、烦躁的患者,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总体说来,医疗工作比较繁重,护士们每天进入方舱医院后,一刻也不停歇;每名医生则要管理100多名患者,还要随时关注他们的病情变化,及时将病情加重的患者转诊。”梅勇说。

  开舱初期,患者们总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进入方舱,面对医护人员,他们常说:“别靠近我,我怕传染你!”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溧阳市人民医院护士史云奇记得在接收第一批患者时,看到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姨拎着行李,她迎上去打算帮忙,而阿姨却急忙后退一步,冲她摇手说:“姑娘,你别过来,我怕传染你,我自己可以拿!”

  “刚进舱,好多患者焦虑、紧张、悲观,我们一边用统方、中药饮片颗粒给他们治疗,一边教他们太极拳、八段锦,鼓励他们战胜病魔。”武汉市江夏方舱医院副院长、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队长史锁芳说,为了拉近与舱内患者们的距离,让患者能保持心情愉悦,大家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医务人员还会定期为医生和患者举办集体生日。

  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副队长、江苏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主任医师左祥荣说,为了加快患者出院速率,“江苏队”的方舱医院内还优化了出院患者筛查标准、制定了完整的出院患者复查核酸、胸部CT流程制度,再加上移动CT组装后放射科队员加班加点三天做完所有患者CT检查,临床专家组成员夜以继日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及检测结果拟定出院患者名单,护理组成员加强患者出院宣教等,“整个团队高效、有序地推进了患者出院整体工作。”

  从“人等床”变成了“床等人”,随着越来越多的方舱医院投用,疫情趋势向好的变化随之悄然发生。从2月20日开始,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陆续有患者痊愈出院,陈旭锋在20日当天的日志里写道:“今天我们用过去半个月的努力,交出了建设运行的答卷,未来希望我们在这张答卷上填上更多康复出院的完满‘句号’。”

  “昨天出院113人,今日出院101人,送你们,回归健康。”3月3日下午3点,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二舱副院长、南京市第二医院副院长杨永峰发出了这样一条微信朋友圈。在他看来,患者治愈出院是对医护人员辛勤工作最好的回报。

告别:武汉方舱留下了“江苏经验”

  3月1日,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成为武汉首家“关门”的方舱医院。3月10日,最后两家方舱医院宣布休舱。“告别”方舱医院,30余天创造的生命奇迹,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很多医务人员都感慨,在方舱,又见到了最好的护患关系。看到开饭时穿着笨重防护服的护士发饭很吃力,病友们会主动做志愿者帮忙。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滨海县人民医院护理主管护师李文飞说,她们和患者有一个交流群,每天都会在群里分享一些信息和歌曲,让患者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在方舱里,患者说得最多的就是‘谢谢’‘感谢江苏队’‘你们辛苦了’。”

  2月12日,一条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里跳广场舞的视频在朋友圈刷屏。视频中,医护人员和患者伴着音乐共同欢快起舞,网友称其为“最赞广场舞”。很多病人进舱后普遍产生焦虑、悲观情绪,不利于病情康复。“江苏队”创造性地提出“这里不光是一个医院,更是一个社区”。在陈旭锋的建议下,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率先成立“病人党小组”开展各类活动,又组建“患者医护交流微信群”加强沟通,听取病人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提升方舱医院服务功能。

  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这些好做法得到推广,进一步形成“社区化管理”的“江苏方案”——分区化,每个区域均设有专职医生及护士长统一管理,医护管理、志愿服务和患者治疗三者相互配合;网络化,通过微信群沟通、面对面心理疏导、重点问题公开讲座等方式,全方位了解患者身心治疗的需求;社区化,营造社区氛围,根据病情及患者自身特点,针对性组织康复性活动,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等。

  在江夏方舱医院,中医发挥了主导作用。“中医专家们基本上每天都要在病房待5个小时以上,为的是能够更多的接触病人,找到第一手资料和病人的发病规律。”史锁芳介绍,一方面会按照统方,给每位患者统一服用中药;另一方面根据患者体质不同,辨证论治,“假如患者服用统方后,发烧没完全退、胃不舒服,或者有些患者年龄大、病情比较复杂,或者又出现咳、喘、闷的现象,会一对一进行辨证论治,配合统方酌情使用。”

  这场举世瞩目的抗疫战斗中,“江苏队”的方舱医院给出了这样一份答卷。葛宁海说,江苏医疗队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二舱打出了“过硬战果”,已治愈患者436人,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进驻人员零投诉、治愈人员零复发“五个零”。

  “‘江苏队’共管理床位145张,收治患者147名,均采用中西医结合‘全覆盖’和‘全过程’的救治方法。”武汉市江夏方舱医院副院长、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领队陆敏说,中医药治疗率达100%,中医专家每日巡诊率为100%,实现了“零死亡,零转重,零回头,零感染”的目标。

  “舱里”的故事已画下句点,“舱外”的希望却仍在延续。武汉的春天已经来了,扭转疫情的“生命之舟”,我们赞颂你,却愿后会无期!

交汇点赴武汉采访组记者 王世停 王拓 王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