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警务室“动”起来——记全国首个市民“家门口”的“派出所”
(记者 耿凤 特约记者 陆裕顺)春节过后,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辖区的市民惊奇地发现,一个崭新的警亭时不时地会出现在小区门口、巷口和十字路口等处,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警亭顶部安装的警灯外,在警亭的底部多了四个轮子,一个人推着就能移动,亭身醒目地写着“泰兴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流动警务室”。这是该派出所今年新推出的警务创新举措——流动警务室。 处警“先锋” “按110接处警规范要求,城区派出所接到处警指令后,5分钟内必须到达现场,但经常因为道路交通状况复杂,从接到处警指令到赶到现场,近一点的还可以,稍远一点的,根本不可能,特别是交通高峰期,到达现场的时间会更长。”城北派出所副所长钱伟民说,“市民报警后都希望放下电话,民警就出现在自己面前,多一分钟的等待,都会觉得十分漫长。流动警务室设在警务区里,离市民更近了,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赶到现场。” 对此,市民李女士有切身体会。那天上午,因为琐事与邻居发生了争执,邻居扬言要动手打她,争执一度趋向激化,她随即拨打“110”。不到两分钟,民警就赶到了。看到民警的一瞬间,她愣住了:“你们也太快了吧?”当时,流动警务室正好“流动”到李女士所住的小区。 城北派出所值班民警介绍说,流动警务室设立之后,电话报警量下降20%左右,市民看到附近有警务室,直接就去了,很多小纠纷、小矛盾在流动警务室服务现场就可以解决,5分钟到达现场的处警“准点率”提高了近一倍。 服务“前台” 2月20日上午,流动警务室“流动”到济川街道商井新村。一大早,民警刚把桌椅摆好,市民就围了上来。 “我家有个远房亲戚来打工,暂住证怎么办理?” “警官,我的出生日期登记错了,现在能改吗?” “我的身份证丢了,想补办,派出所能办吗?” …… “别急,一个一个地来,有的是时间。”副所长李高荣微笑着招呼大家,“这是我们的联系方式,今后我们每四天就会来一次,有什么急事需要我们帮助的,大家随时都可以打电话。”李高荣边说边把一叠名片分发给现场的市民。 该所规定,流动警务室民警对市民求助或办证等事项,能够当场处理必须当场处理,不能当场处理,或者需要上级审批的,3个工作日内办结,或者完善好上报所需的材料和手续。据统计,流动警务室开设以来,该所先后为70多位市民现场办理了暂住证,上报更改年龄材料3份,为市民现场宣讲防火、防盗、防抢知识12场次,参与市民达600多人次。 巡逻“驿站” 民警坦言,巡逻时就怕遇到刮风下雨,特别是冬夜,天气寒冷,巡逻一圈,又冷又累,连个休息的地方都没有。流动警务室现在成了巡逻“驿站”,巡逻时安排一个人在警亭值守,大家可以轮流休息一下,多了一个避风遮雨的地方。 在服装厂上班的吴女士,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上夜班,她所住的小区多为平房,回家要穿过一条小巷,没有路灯,晚上一个人走在黑乎乎的小巷子里很害怕,总要让家人到巷口来接。最近,巷口有了流动警务室,很远就能看到闪烁的警灯,看到有民警在值班,她心里就踏实多了,不用再打电话让家人接送了。 记者了解到,每个警务组根据辖区治安情况决定流动警务室的设置地点,什么地方的治安情况复杂,就把警务室“推”到什么地方。流动警务室就好比是“点”,巡逻民警就好比是“线”,“点”、“线”结合控制住了整个“面”。春节后,城北派出所辖区的可防性案件、夜盗案件下降幅度超过30%。民警称流动警务室是休息驿站,市民称流动警务室是放心驿站。 城北派出所所长陈今文介绍,流动警务室的设立,就是要改变过去民警在派出所、社区警务室“坐堂式”被动服务为贴近市民的主动服务,把“派出所”设到市民的“家门口”,把“打击、管理、防范、服务”四大公安职能尽可能地前置和延伸。同时,流动警务室也让市民多了一个反映合理诉求的渠道,在政府与市民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民警更及时地掌握社会上的各类动态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