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个设区市获立法授权 破解“踢皮球”不作为
近日,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自今年12月1日起,全省17个设区市将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同时,河北的廊坊等4市、广西的柳州等6市均由所在省(区)人大常委会授权,于今年8月1日开始行使地方立法权。 相较过去只有个别城市享有地方立法权的情况,此次为何大幅扩容呢? ● 立法权扩至设区市 “扩大地方立法权,是充分深化地方改革的迫切需要。”北京大学教授姜明安开门见山指出其中意义。在他看来,许多城市管理中的问题,例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都需要靠立法来保护。 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拥有地方立法权的地级市仅49个。除各省省会、自治区首府和4个经济特区外,先后共有18个地级市享有地方立法权。而其他地级市即便申请了20多年,也未能被接纳。 今年3月15日,随着修改后的《立法法》决定草案的通过,拥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扩至所有284个设区的市。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这些城市今后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订地方性法规。近日一些城市能够获得立法授权,依据正是来源于此。 ● 破解“踢皮球”不作为 “过去地方人大和常委会可以制定规范性文件,而此次烟台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效力高于规范性文件。”在山东工商学院政法学院副院长张献勇看来,法规的“权威性”非文件所能比拟。“例如法院可以直接把地方性法规作为审理案件的法律依据,但是规范性文件不能。” 事实上,许多设区的城市在获得“立法权”之前,只能用规范性文件或其他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结果往往造成“法律依据不足”、“无法可依”、“政出多门”、“指令随意”等问题。 “例如开封老城有247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很多还没定级,无法按照《国家文物法》进行保护修缮,只能通过行政手段管理。真正确保这些文物在城市改造中不被随意拆除,需要立法层面的保护。”开封市市委书记吉炳伟说。 此外,像瓶装燃气、城市道路管理、违法建筑处置、生活垃圾分类等管理方面,由于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而各部门又按照自身的管理依据,容易存在职能交叉和管理盲区,甚至同城不同规、同罚不同数,影响执法效果。因而需要通过地方性法规及时明确责任,避免管理部门之间“踢皮球”。 ● 地方立法须“权责相符” “其实,拥有了地方立法权,看似权力大了,但同时意味着相应的责任也大了。”张献勇表示,法律具有权威性,因而不能盲目制定法律,必须保证立法质量,在程序上要求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开门立法。 “比如在立法时要更多地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及网上公开草案文本这样一些形式来吸收公众的意见,这有利于公众了解法规制定过程,可以减少法规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 另外,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邹玉华表示,一些地方政府面临立法人才缺乏,立法人才质量亟待提高等问题。“法律的起草、评估和制定需要有专家、高层次人才作为支撑。”分析人士认为,地方立法工作要重视发挥人大及其下面的法治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吸收专家、公职律师等参与,进行地方性法规的论证、起草和咨询工作,做到科学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