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 > 文体 > 正文

木偶戏

2010-01-28 来源:泰兴网 浏览次数:

   

    泰兴木偶戏由安徽流传而来,已有180多年历史。据史载,木偶又称傀儡,木偶戏亦称傀儡戏。春秋战国时代称木偶为俑,从俑发展到傀儡戏称经历了漫长的阶段,到了明清时代,出现了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等表演形式。民国时期,泰兴的木偶戏班多时达117家,活跃于市井等乡间。1959年,众多的木偶戏班合并为3个木偶剧团,演出范围北到沈阳,南到湖南,在上海大世界游乐场演出长达数月,颇受观众的欢迎。1968年调整合并为泰兴县木偶剧团,1971年曾在苏北为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华作来场演出。1973年被扬州地区接收,改名为扬州地区木偶剧团,其后,仍有业余木偶剧团活跃在泰兴农村,目前尚存黄桥镇太平村张介城木偶戏班及南沙镇邵垈林张玉宝木偶戏班,该两个戏班为祖传。

【细节介绍】

唱腔

    泰兴木偶戏初从安徽传入时,唱腔为徽腔,后改为京剧,并逐步发展,形成了平稳刚劲、细腻传神的艺术风格。

剧本

    泰兴木偶戏的剧本均为口头传承,保留了民间鲜活的语言,在文学性基础上,兼具民间性。泰兴木偶戏剧目丰富,在保留剧目(含折子戏)中,既有京剧传统剧目,神话剧目,也有现代戏。

服装

    木偶服装均由艺人自行设计,乡间裁缝缝制,这样能节约成本。

乐器

    所用乐器有京胡、二胡、鼓、锣、拔子等,主要是祖传得来的,也有部分是购买的。

传承

    泰兴杖头木偶均系祖传,最真实地保留了杖头木偶这一融雕刻艺术和操纵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的“文物道具”。

【代表剧目】

    泰兴木偶戏初从安徽传来时,唱腔为徽词,后改为京剧,并逐步发展,形成了平稳刚劲细腻,传神的艺术风格,在保卫剧团中,颇有京剧传统剧目,《穆桂英挂帅》、《杨六郎建兵》、《刘备招亲》、《郭子仪上寿》、还有神话剧《姜太公钓鱼》等。

    2005年8月,经国家正式批准,泰兴市木偶戏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表演程序】

    在传统节日中,如春节、元宵节等人们都会请来戏班热闹一下。或者家中有大事,如生子、进宅、祝寿、孩子考取大学等,还有为生病痊愈或是为其他事酬神还愿的也要请来戏班祝贺,另外丧事出殡也有请戏班子的,以酬谢宾客。全村庄的男女老少,以及外村庄的都可以前去观看。

    剧团一般把台面做成楼台式小舞台,二米多高,三米多宽,搭在村头的空地和打麦场上,也可在乡村集市的绿树丛中。到要开演时,“主家”即邀请者,便燃放起“天地响”和“长鞭”,告知乡亲们,戏班演出即将开始了。有的人家还在村口远远地插上彩旗,一路上一直插到演出场所,把宾客引到戏台前。戏班正式开演时,民众常常会要求加演“跳加官”和“跳财神”等喜庆折子戏。随后便由“主家”点戏,剧目多为传统戏剧中的武戏。如《穆桂英大破天门阵》、《黄忠刀劈夏侯渊》、《水漫金山》、《猪八戒招亲》等。有时,观众的兴趣很高,戏班能一出接着一出地演,从傍晚一直演到深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兴杖头木偶戏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老《傀儡》的遗存

    “笑尔胸中无一物,本来朽木制为身。衣冠也学诗文辈,面貌能惊市井人。得意那知当局丑,旁观莫认戏场真。纵教四肢能灵活,不借提撕不屈伸。”郑板桥的《咏傀儡》一诗除了讽喻时俗外,也对木偶艺术作了惟妙惟肖的描绘。

    “……凡事由人阴簸弄,此身枉自负昂藏。木偶也冠裳。”清末黄鼎铭《望江南百调》中也描写了泰兴木偶戏的演出情景。

    唐韦旬《刘宾客佳话录》记载:大司徒社公在维扬入市看盘铃傀儡。盘铃傀儡是一种在伴奏下表演的木偶戏。

    这些都说明了当时这里木偶戏的盛行。

    木偶戏,古称傀儡子、魁儡子,亦称傀儡戏。春秋战国时期称木偶为俑。始作丧家祭祀之用。从俑发展到傀儡戏,经历了漫长的阶段。湖南出土的乐俑就是一种殉葬品。傀儡即是由俑的形状,模仿人或兽的动态制作而成。关于这一点,在《续汉书  五行志》和《唐书  音乐志》中均有记载。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中有这样的传说:汉高祖刘邦起兵自登时,为匈奴单于冒顿所困,护军都尉陈军献计,制木偶竖城头以退兵。可见两千多年前的木偶就能“歌”善“舞”。唐代传至维扬地区。

    泰兴自古物产丰富,生产劳作之余,人们把看戏作为最佳消遣,使花费不多的民间小戏和木偶戏有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条件。清代乾隆年间,泰兴有“苏北木偶之乡”的称誉,其杖头木偶与泉州的提线木偶、漳州的布袋木偶齐名。资料记载,泰兴的杖头木偶大约于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从安徽传入。

    泰兴杖头木偶又被称为“托偶”或者“托戏”,俗称“三根棒”或是“三根棍”。是用三根木棒操纵。其中一根支撑木偶头部,称为主棒或面棒,耳、眼、鼻、嘴均能闭合张开,眼珠转动,头颈上下左右扭转;另两根棒操纵木偶人的双手,又称“手挑子”。表演时,演者两手能运用自如、灵活准确地把握手中的各种道具,被称为手挑子或手扦子。泰兴杖头木偶全长有一米左右,比一般同类木偶大,平底没有腿,如果需要表演腿部动作,另制作双腿由演员配合操纵,称之为“配腿”或“配脚”。表演讲究举动、捻功和步功。操纵时,讲究的是稳、准、正、平,并注意借鉴戏剧演员的水袖、步亮相、鹞子翻身等表演程式,以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活动。

    泰兴杖头木偶在历史上有“神像”和“人像”两大流派,在造型和表演方面各有特长。“神像”是方头大耳,粗犷传神;“人像”细腻逼真,近似真人。

    木偶戏班多数是由家族成员组成实行家传世袭的班主制。有时也雇佣一些木偶艺人,这些成员大多数是半农半艺,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唱戏。

    木偶戏班多是在农家婚庆喜事、传统节日、迎神赛会而应招前往助兴。演出的场地不受限制,在场院、宅院、草坪上都可以演出。

    民国时期,泰兴木偶戏班最多时达117家,活跃于市井、乡村。1959年,这些戏班合并为3个木偶剧团,演出范围北至沈阳,南至湖南,东至长江两岸,在上海大世界游乐场演出长达数月,颇受欢迎。1968年,各个木偶剧团调整合并为泰兴县木偶剧团,1971年,在苏州市为西哈努克亲王访华团作专场演出。1973年,泰兴木偶剧团被扬州地区接收,改名为扬州地区木偶剧团。但是仍有业余剧团活跃在泰兴农村,代代相传。一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在泰兴农村看到木偶戏的表演。

    木偶戏,由木偶、操纵演员、配音演员和乐队四部分组成,多用戏曲曲调演出,有的用对话或歌舞表演。从前木偶造型比较机械,表演古装戏的木偶仅由三根棒构成,身躯干瘪,目瞪口呆,有膀无腿。后来经过泰兴木偶工厂技师的精心设计,使木偶的人物形象生动,个性特别鲜明,表演时有喜怒哀乐的感情,有轻柔坚强的动作,有能唱善白的语言,木偶的头、眼睛、嘴巴、手、足都能活动自如,唱白时嘴巴随着曲调的旋律启闭,眼睛也随着表演的动作转动。从目光、动作可看出木偶是高兴,还是忧愁,是愤怒,还是憎恨。木偶的手,送物取件,击鼓弹琴,骑车划船,跃马扬鞭,皆能动作敏捷,还能自己打火抽烟。人们称赞说:木头人,木头人,真正像个人!木偶戏,木偶戏,活像真人在演戏。

    泰兴木偶戏初从安徽传入时,唱腔为徽腔,后改为京剧,并逐步发展,形成了平稳刚劲、细腻传神的艺术风格。

    泰兴木偶戏的剧本均为口头传承,保留了民间鲜活的语言,在文学性基础上,兼具民间性。泰兴木偶戏剧目丰富,在保留剧目(含折子戏)中,既有京剧传统剧目,神话剧目,也有现代戏。

    木偶服装均由艺人自行设计,乡间裁缝缝制,这样能节约成本。

    所用乐器有京胡、二胡、鼓、锣、拔子等,主要是祖传得来的,也有部分是购买的。

    泰兴杖头木偶均系祖传,最真实地保留了杖头木偶这一融雕刻艺术和操纵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的“文物道具”。

    在传统节日中,如春节、元宵节等人们都会请来戏班热闹一下。或者家中有大事,如生子、进宅、祝寿、孩子考取大学等,还有为生病痊愈或是为其他事酬神还愿的也要请来戏班祝贺,另外丧事出殡也有请戏班子的,以酬谢宾客。全村庄的男女老少,以及外村庄的都可以前去观看。

    剧团一般把台面做成楼台式小舞台,二米多高,三米多宽,搭在村头的空地和打麦场上,也可在乡村集市的绿树丛中。到要开演时,“主家”即邀请者,便燃放起“天地响”和“长鞭”,告知乡亲们,戏班演出即将开始了。有的人家还在村口远远地插上彩旗,一路上一直插到演出场所,把宾客引到戏台前。戏班正式开演时,民众常常会要求加演“跳加官”和“跳财神”等喜庆折子戏。随后便由“主家”点戏,剧目多为传统戏剧中的武戏。如《穆桂英大破天门阵》、《黄忠刀劈夏侯渊》、《水漫金山》、《猪八戒招亲》等。有时,观众的兴趣很高,戏班能一出接着一出地演,从傍晚一直演到深夜。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娱乐的项目越来越多,泰兴木偶戏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现在,除了正月里还能在个别乡镇看到木偶戏的演出,其他日子泰兴是很难看到木偶戏的演出的。泰兴木偶戏逐渐衰落,看木偶戏的大部分是儿童,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存活于泰兴乡间的木偶戏成为古老傀儡戏的遗存。

    现在,扬州木偶剧团依然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多次出访日、美、澳、俄、法、意、荷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重大的国际艺术节、文化节的演出活动中,亦获殊荣。当初从泰兴走出去的一些演员也成为木偶大师。扬州木偶剧团的团长沈业民是从泰兴木偶剧团合并而去的管理人才,他说扬州木偶剧团的辉煌主要还是因为老一辈的演员们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团里资历较深的演员50多人都是泰兴人。剧团已经退休的两位国家一级演员华美霞、颜育和两位国家二级演员薛家余、殷大宁都是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加入泰兴县木偶剧团的。

    沈业民介绍,一位叫马宏俊的泰兴民间老木偶艺人技艺高超,老人已经去世了,他的表演技艺在扬州剧团传承下来。沈业民说,随着这代老艺人相继去世,发掘、抢救、保护泰兴木偶戏已是一项紧迫的工作。

从泰兴走出的木偶界名人

    他们是中国木偶界的知名人士,他们出访了很多国家,让很多人领略到中国木偶戏的神奇。他们都是泰兴人,成长于泰兴木偶剧团,辉煌在扬州木偶剧团。他们用毕生精力研究木偶戏,为传承和发扬泰兴木偶戏呕心沥血。

    他们大多已经退休。但是工作年龄有限制,艺术生命无止境。他们依然活跃在舞台上。他们都希望将毕生所学继续传承下去,把泰兴木偶技艺发扬光大。

泰兴的棒头人儿戏

笑你胸中无一物,

本来朽中制为身。

衣冠也学诗文辈,

面貌能惊市井人。

得意那知当局丑,

旁观莫认戏场真。

纵教四肢能灵活,

不借提撕不屈伸。

    郑板桥的《咏傀儡》一诗除了讽喻时俗外,也对木偶艺术作了惟妙惟肖的描绘。清末黄鼎铭《望江南百调》中也描写了泰兴木偶戏的演出情景:“……凡事由人阴簸弄,此身枉自负昂藏。木偶也冠裳。”这些古诗文说明了当时木偶戏的盛行。

    自古以来,泰兴百姓劳作之余,把观戏作为最佳消遣方式之一,欣赏木偶戏则是首选,这就给木偶戏带来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条件。泰兴的木偶戏,俗称“三根棒”或“三根棍”,民间也有称“棒头人儿戏”的,似乎就更俗一点了。木偶戏用三根木棒操纵,其中一根支撑木偶头部,称为主棒或面棒,耳、眼、鼻、嘴均能闭合张开,眼珠转动,头颈上下左右扭转;另两根棒操纵木偶人的双手,又称“手挑子”。表演时,演者两手能运用自如、灵活准确地把握手中的各种道具。泰兴杖头木偶全长1米左右,比一般同类木偶大,平底没有腿,如果需要表演腿部动作,另制作双腿由演员配合操纵,称之为“配腿”或“配脚”。表演讲究举动、捻功和步功。操纵时,讲究的是稳、准、正、平,并注意借鉴戏剧演员的水袖、踱步亮相、鹞子翻身等表演程式,以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活动。

    泰兴过去的木偶戏班子多数由家族成员组成,实行家传世袭的班主制,分“神象”和“人像”两个流派,在造型和表演方面各有特长。“神像”是方头大耳,粗犷传神;“人像”细腻逼真,近似真人。戏班班主有时也雇佣一些木偶艺人,这些成员大多数是半农半艺,忙时种地,闲时唱戏。解放前,泰兴戏班最多时达到117家,活跃于市井、乡村;解放后逐渐合并为泰兴县木偶剧团,到1973年被扬州地区接收,改称扬州地区木偶剧团,但仍有业余剧团活跃在农村,代代相传。直至今日,在乡间或见到木偶表演。

    木偶戏由木偶、操纵演员、配音演员和乐队四部分组成,多用戏曲曲调演出,有的用对话或歌舞表演。起初的木偶身驱干瘪、目瞪口呆、有膀有腿,后来泰兴木偶工厂技师精心设计,使木偶的人物形象生动,个性特别鲜明,表演时有喜怒哀乐的神情,有轻柔强硬的动作,有能唱善白的语言。木偶的头、眼睛、嘴巴、手足都能活动自如,唱白时嘴巴随着曲调的旋律启闭,眼睛也随着表演的动作转动。从目光、动作可以看出木偶是喜是忧,是哀是乐。木偶的手,送物取件,击鼓弹琴,骑车划船,跃马扬鞭,动作皆敏捷逼真,还能自己打火抽烟,人们都说,木头人,木头人,真正象个人;木偶戏,木偶戏,活象真人在演戏。泰兴木偶戏的剧本均为口头传承,保留了鲜活的民间语言,在民间性基础上兼具文学性,形成了独特的平稳刚劲、细腻传神的艺术风格。

    在许多传统的民间节日和居家中有大事时,如过年、正月半、中秋节、或青苗会,香期等,或伢儿满月、年纪、砌屋上梁、祝寿,包括高寿谢世等,都有请戏班子以酬谢宾客的,庄上的男女老少,甚至连外庄的都可以去看。木偶戏的舞台一般是楼台式小舞台,2米多高,3米多宽,搭在庄上宽大的场地上,或市井的绿村丛中。开演之前,主家便燃放鞭炮,告知父老乡亲,戏班子的表演即将开始了。观众兴趣浓时,戏班子能一出又一出地表演,往往到深夜才歇。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娱乐的项目、方式、内容越来越多,木偶戏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盛行于乡间的泰兴木偶戏成了古老傀儡戏的遗存。“木偶之乡”的美誉渐渐不为人们熟知。这曾经令泰兴人骄傲一时的优秀民间艺术如何传承,技艺如何发扬光大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2006年公布的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中,泰兴的杖头木偶戏名列其中。“棒头人儿戏”,泰兴人优秀的文化遗存,但愿将来的人们不只在博物馆里才看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