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商贾篇
庄户人家种田忙 泰兴地处四季分明、气候湿润的暖温地带。东部为高沙土质,西部枕长江,水网密布,依地形有“东乡西乡”之说。宽广的平原,良好的气候,适宜于多种作物的生长,历来都是农业大县。泰兴的“猪油酒”三大物产享誉已久,为昔时主要经济命脉。这三大特产均与农业息息相关,互为依托。庄户人家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养猪种田,榨油酿酒,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也就派生出许多种田的风俗习惯。 旧时插秧时节是西乡人家最为繁忙的时候。家庭主妇早早备好丰盛的饭菜酒水,送到田头。栽秧一般不是“单干”,而是合得来的亲邻组成一个“互助组”,叫“伴当没多少,一桌人正正好”,反正为客三升米,这样省工又省饭,干起活来得心应手。 东乡地区原没有水田,多种三麦、山芋、芋头、花生、黄豆、玉米、穄子、狗尾儿(黍)、高梁及芝麻、绿豆、荞麦等旱谷作物。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化”时,东乡“旱改水”,平田整地、兴修水利,才逐步栽上了水稻,人们的主食由杂粮旱谷逐步与西乡人同步,吃上了喷香的大米。 庄户人家种田,农具是少不了的。昔日富裕的人家有水车、牛车、花生筛子等大型农具,并且还有耕牛。一般农户除钉耙、锄头这些小农具之外,犁、耙、小车子、碌碡、粪箱、粪桶等还是要备的,日常用的小农具不作兴(不应该)向人借。至于牛,自己买不起一头的,也可以和邻舍合买,故解放初期登记家庭情况时,农具一栏中有“半头牛”之说。但一般情况下人们是不会合买牛的,民间俗语“合船先破,合牛先瘦”道出了个中原委。无牛户非要用牛不可的,可以向有牛户借。这就必须很客气地预约,并且要喂上好的饲料,有的甚至还要帮牛主人干两天活,称为“人工换牛工”。 庄稼成熟收获,视作物不同也有所区别。“麦子要抢,稻子要养”,“收麦如救火,收稻慢慢掳(音)”,就是明显的例子。多数农作物成熟不一定要“抢”,诸如山芋、芋头、玉米等;而黄豆、蚕豆、豌豆等则非抢不可,不抢的话上天就不给你了。庄稼收到场上后,就要赶忙脱粒、晒干、扬净、贮存,否则逢上连绵阴雨,将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稻麦脱粒,旧时均以“掼”为主要手段。一般人家都有“稻床子”,形似搁床,“床”面每隔寸许固定竹管,以稻把麦把掼之,籽粒从缝中坠下;无稻床子的人家,则多以门板、条桌代之,效果就有点悬殊了。脱粒过程中,有一道工序叫“碾场”,将牛架上“革头”,拖起碌碡在麦穰或豆秸上反复碾压。无牛的也有两三个人拉碌碡的,或者用连枷拍打。打连枷也小有技巧,须熟练掌握。一般是几个妇女同时打,节奏感很强,有的还哼着小调,十分有趣。脱粒结束后需要扬场,扬场用的是木锨,操作者一般是能手,有较高的技术,能适应不同的风力、风向,双手轮番用锨;有风车的富裕人家则无此必要。稻麦脱粒扬净,山芋、芋头收获归家后,就是贮藏了。山芋、芋头一般都是选偏高、干燥避风的地势挖塘窖藏,随需随取。粮食则多用缸、坛等盛贮,量大的则“上囤”。囤子是用芦苇的薄皮编成的一尺二寸宽、四五丈长的席片,购买时以长度定价,俗称“窝折”。把窝折在缸上一圈一圈围成大圆桶状装粮食,用这种方法,粮食通风透气不会霉变,很是科学。农家对粮草十分爱惜,收获季节,尽可能做到“寸草上堆,颗粒归仓”,绝不肯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