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八节篇
端 午 节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五月端,五月端,因节日是初五,所以称端五;“五”“午”同音,故又称端午了。还有称端阳节的,不知是否是因为夏日来临,艳阳高照的缘故呢?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纪念伍子胥忌辰、越王勾践、曹娥投江、屈原殉国等好几种说法。其中影响最大的,为今天的人们所认可和接受的那就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了。相传战国时代,楚怀王因不接受大夫屈原的联齐抗秦的主张,被张仪骗到秦国去,迫他割地献城,受到软禁之辱,悔愤成疾,惨死秦国。忠贞的屈原,上书继任的楚襄王,力谏选将练兵,保国雪恨。楚襄王宠信奸臣的谗言,不但与秦国修好,而且将屈原革职流放长沙。屈原救国的抱负成了泡影,他怀着忧国忧民的悲愤心情,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投入汩罗江,以身殉国。江中渔夫闻讯急忙赶来打捞,但终不见屈原身影。渔夫们向江中扔下粽子,想让鱼龙虾蟹饱食,懂医的人们向江中倒进雄黄酒,意将蛟龙水兽药晕,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屈原不受其伤害。水中忽然浮起一条缠着屈原外衣的蛟龙,热爱屈原的人们争相把这条恶龙拖上岸来,剥皮抽筋,以解其恨。自此,每逢端午节,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有了许多习俗。 端午节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五月初四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边茂密生长的嫩芦苇叶子裹米,以既长又宽的为佳,称“竹箬”。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旧时东乡旱谷地区以粘米(粘性小米)包裹,今均以糯米为“核心”,辅以小豆、咸肉、红枣等。特别是红枣粽,是读书的孩子必吃的,因为“枣粽”与“早中”谐音,可以“早中状元”。当先科举时代,考生都要吃枣粽,至今民间子弟中考、高考不少家长都备好“糕粽团圆”的早点,期望子女“高中”,其中“枣粽”就占很大的比重。另外早点还有吃蛋之俗。据说跟立夏一样,端午吃蛋,则可不生疮疖,不头痛脑热。中午餐桌上亦较丰盛,必备的是“五红”(炒苋菜、红烧肉、红烧黄鱼、炒虾、炒蚕豆瓣虾仁)以及雄黄酒。雄黄是一种中药材,有解毒杀菌的功效。传统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和尚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的。端午在盛夏之初,这些食俗,从时令上看,对人有清热降火、理肠顺胃的作用,同时也显示出人们避毒祛疾的心理。 旧时,大户人家或书香子弟每逢端午,都要在正堂的二梁上悬挂钟馗像。普通的平民百姓则少有悬挂者。据说钟馗是判官,捉鬼的本领之大妇孺皆知。悬其画像,用以镇宅驱邪,起到有鬼捉鬼、无鬼防鬼的作用。听一位老人说,过去钟馗像上还印有八句话,道是“正直审判上天台,玉皇圣旨传下来,手执七星朱砂剑,保佑世间无难灾。斩杀多少妖魔怪,妖魔鬼怪不敢来,有人请我家中去,万代平安大发财。”今此俗已废。 端午之际,尚有家家都挂菖蒲、插艾条之俗,据说可避邪驱瘟。旧时民间多为草房土墙,蛇虫百脚很多,端午早晨吃过粽子之后,人人要喝几口煮粽子的水,主夏天不伤食,再用煮粽子的水将墙根角落洒一遍,据说可以避免“五毒”之害。小孩佩香囊(小香荷包)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香叶等物,外包以彩色丝布,清香四溢,并以彩线弦扣成索,作菱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形形式式,玲珑夺目,不失为一道小小的景观。端午节中午,烧整头的大蒜给小孩吃也是一个古俗。一个孩子独吃一个,不能分吃,因为“独”“毒”谐音,孩子吃了烧熟的独蒜头子,夏天不拉肚子,腹内不生虫子。大蒜的医学妙用很多,小孩食大蒜是很有道理的,这些习俗今已不多见。 端午前夕,娘家为新出嫁的姑娘“送夏”是必不可少的。所谓送夏,即娘家必须为新出嫁的姑娘、女婿送去凉席、凉帽、阳伞、凉匾、蒲扇、夏衣等夏令用品和粽子、雄黄酒等食品,办得越多、越漂亮,娘家就显得越有气派,亲家则热情接待,张罗有体面的人物陪同来客。今“送夏”的礼品内涵虽已有变,但此风俗尚存,不失为加深亲情、促进和美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