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八节篇
八月中秋庆团圆 八月半,是民间传统的中秋佳节。中秋之夜,月儿最亮、最圆,月色最为美好。因此,夜幕降临,玉兔东升,家家户户便在门前、庭院,摆上涨烧饼、月饼、柿子、菱角和各种瓜果等供品拜月。待到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之时,举家老幼便围坐一起,一边分享供月礼品,一边叙谈家常,老人还给孩子讲起嫦娥奔月的故事,活脱脱一幅合家团圆共乐太平的迷人画卷。 中秋拜月传统已久。古时候人们把农历的每季的三个月和每月的三个10天分别称为孟、仲、季。因为农历八月十五是秋天的正中,所以称“仲秋”。“仲”就是居中的意思,故称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节人们欢庆团圆,举行一些活动,来自这样一个传说。元朝末年,统治者对广大民众残酷压迫、奴役,他们十分害怕人民起来造反,不准老百姓家里有金属器具,就连菜刀也只准十户合一把,由元兵监督使用,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组织民众起来造反,但通风报信很困难,无法统一行动。怎么办呢?他的军师刘伯温心生妙计,在月饼里面夹一张写有“八月十五,一起动手”的小纸条,约定八月十五为统一行动的时间。到了中秋之夜,家家掰开月饼,看到了小传单,就迅速组织起来。在朱元璋的领导下,统一指挥,南征北战,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从此每到中秋,人们都要吃月饼,用以纪念他们起义造反、奋起抗争的日子,并渐成风俗。至今每个月饼的上面都有一张小纸片,据说就是为了纪念人们的反抗斗争精神而代代相传下来的。 月饼象征着团圆,象征着美满,象征着甜蜜,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食品、礼品。中秋以家庭为单位或与亲朋好友的相聚中,联络感情、增进亲情,企望团圆和谐、美满幸福的心理已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泰兴民间中秋节,人们除了必备月饼外,还有就是家家少不了的涨烧饼。涨烧饼是以面粉调酵而成。跟做馒头一样,酵是两种,一种是老酵头,即上次调酵时留下来的带有酵母菌的面团,另一种是以酒药子酵水和面粉调酵。酵调好后要焐,保持一定的温度,使之发酵发面,就是让它“涨”,时间长短则视“涨”的情况。火候到了,抓紧热锅,放油少许,倒进酵面,以文火炊之,洒上芝麻,待表面崩紧,将面团翻身,继续以文火闷焐。做好的涨烧饼,表面金黄,香气四溢。拜月供祭之时,家庭主妇就把涨浇饼连同月饼和其它供品,“请”到供桌上,点上香,对着“月亮菩萨”,恭恭敬敬拜上几拜,接着就是举家共享甜美的供品,老人们开始讲故事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传说很大程度就是依托中秋节而代代相传的。今天的中秋节除那些封建迷信、一些陋习逐渐消亡外,举家团圆共乐的传统风俗仍然长盛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