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丧喜庆篇
做“七”与吃“烧豆腐” 在治丧的过程中,许多风俗都是不可忽视的。在七七四十九天中,每天要“端饭”(晚饭不端),一顿不可少;要办好“还家”之礼,时间是死者“落魂”几天,即于死后的第几天办,斜贴于堂中的“七单”上也写得明明白白;焚化死者生前所用之物,并将其枕头抛于屋上;孝子四十九天中不可剃头,夫妻不可同房,家中不可办娱乐之事;三年守孝,过年不可贴红色对联、喜笺,三年分别为白、绿、黄三色,可于大门上悬挂除红色外的彩色孝球;三年内忌到邻家拜年及参加邻友家的婚庆祝寿等喜庆活动;每年逢死者寿终之日都须“上坟”拜祭,称为“上新坟”;大户人家还有念经、放“焰口”等超度亡灵早日升天的活动。笔者年少时,曾亲见外婆丧中的念经超度,甚为隆重。 在“七七”中,除“头七”开丧之外,泰兴民间还有做“五七”或“做六七”之俗。即落葬后,于“七七”中选一个“七”举行悼念活动。是日,亲朋好友都要来吃“烧豆腐”,类如“头七”,寄托哀思。 一般俗规,丧期餐食豆腐是头道菜。过去民间办丧事宴请亲友戒荤,多为素菜宴,简称为“吃烧豆腐”。尽管后来人们改变了单吃素席的习惯,席间也有荤菜上桌,直到现在吃肉喝酒,但仍然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烧豆腐”。据说这一习俗产生于豆腐的祖师爷乐毅。相传勤苦孝顺的乐毅,在父母年迈吃不动食物时,终于殚心竭虑发明了豆腐,不仅得到了乡亲百姓的喜爱,更让乐毅的孝敬之心如愿以偿。他的父母常吃豆腐,又得到乐毅的精心服侍,都得以高寿。他在父母过世送葬归来时,把家中的黄豆全都做成豆腐,专门办豆腐席招待四乡八邻,祝愿大家都健康长寿。人们共食了“长寿豆腐”后觉得十分开心,好象沾了乐毅父母的长寿之光,个个都会寿比南山。从那以后,凡老人过世,人们都学着乐毅,用豆腐酒席来招待吊丧送葬的亲朋好友。于是“吃烧豆腐”遂成风俗,相传至今。 旧俗整个丧礼,热丧在“七七”之内,三年之后的“上家橱”,让死者的牌位排于其他祖宗亡人之列,享受四时祭祀。亡者三年之后“周年”之日,亲朋好友隆重祭拜后恭请亡灵牌位登上“家橱”(设于家房正堂之上的安放祖宗亡灵牌位、家谱的龛子),到此整个丧葬之礼才算结束。今丧礼日趋简化,许多封建迷信丧俗早已消亡,人们强调的则是厚养薄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