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娱交际篇
2010-01-28
来源:泰兴网 浏览次数:
大中小
棒头人儿戏
“笑你胸中无一物,本来朽中制为身。衣冠也学诗文辈,面貌能惊市井人。得意那知当局丑,旁观莫认戏场真。纵教四肢能灵活,不借提撕不屈伸。”郑板桥的《咏傀儡》一诗除了讽喻时俗外,也对木偶艺术作了惟妙惟肖的描绘。清末黄鼎铭《望江南百调》中也描写了泰兴木偶戏的演出情景:“……凡事由人阴簸弄,此身枉自负昂藏。木偶也冠裳。”这些古诗文说明了当时木偶戏的盛行。
作为古老傀儡戏的遗存,木偶在历代史书中均有记载,最早的当为《史记》中的《孟尝君列传》。但木偶何时成“戏”,难以考证。泰兴的木偶戏,大约是在200年前由安徽传入。初演徽戏,清朝末年改演京戏,一直流传至今。自古以来,泰兴百姓劳作之余,把观戏作为最佳消遣方式之一,欣赏木偶戏则是首选,这就给木偶戏带来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条件。木偶戏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泰兴的木偶为杖头木偶,俗称“三根棒”或“三根棍”,民间多称“棒头人儿戏”,似乎就更俗一点了。木偶戏用三根木棒操纵,其中一根支撑木偶头部,称为主棒或面棒,耳、眼、鼻、嘴均能闭合张开,眼珠转动,头颈上下左右扭转;另两根棒操纵木偶人的双手,又称“手挑子”。表演时,演者两手能运用自如、灵活准确地把握手中的各种道具。泰兴杖头木偶全长1米左右,比同类木偶大,平底没有腿,如果需要表演腿部动作,另制作双腿由演员配合操纵,称之为“配腿”或“配脚”。表演讲究举动、捻功和步功。操纵时讲究稳、准、正、平,并注意借鉴戏剧演员的水袖、踱步亮相、鹞子翻身等表演程式,以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活动。 过去泰兴的木偶戏班子多数是由家族成员组成,实行家传世袭的班主制,分“神像”和“人像”两个流派,在造型和表演方面各有特长。“神像”是方头大耳,粗犷传神;“人像”细腻逼真,近似真人。戏班班主有时也雇佣一些木偶艺人,这些成员大多数是半农半艺,忙时种地,闲时唱戏。民国时期,泰兴的木偶戏班多时达117家,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刘备招亲》、《郭子仪上寿》、神话剧《姜太公钓鱼》等。1959年,众多的木偶戏班合并为3个木偶剧团,后来组建为泰兴县木偶剧团,演出范围遍及全国,曾在上海大世界游乐场演出达数月,颇受观众的欢迎。1971年曾在苏州为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华作专门演出。到1973年被扬州地区接收,升格为扬州地区木偶剧团,并迁址扬州。但仍有业余剧团活跃在泰兴农村,代代相传。目前,泰兴市尚有黄桥镇太平村张介城木偶戏班和广陵镇苏文光木偶戏班等少量戏班。 木偶戏由木偶、操纵演员、配音演员和乐队四部分组成,多用戏曲曲调演出,有的用对话或歌舞表演。最初的木偶身驱干瘪、目瞪口呆。后来泰兴木偶工厂技师精心设计,使木偶的形象生动,个性鲜明,表演时有喜怒哀乐的神情,有轻柔强硬的动作,有能唱善白的语言,木偶的头、眼睛、嘴巴、手足都能活动自如,唱白时嘴巴随着曲调的旋律启闭,眼睛也随着表演的动作转动。从目光、动作可以看出木偶是喜是忧,是哀是乐。木偶的手,送物取件,击鼓弹琴,骑车划船,跃马扬鞭,动作皆敏捷逼真,还能自己打火抽烟、倒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平稳刚劲、细腻传神的艺术风格。人们都说,木头人,木头人,真正象个人;木偶戏,木偶戏,活象真人在演戏。泰兴木偶戏的剧本均为口头传承,保留了鲜活的民间语言。 在许多传统民间节日和家中有大事时,如过年、正月半、中秋节,或青苗会、香期,或伢儿满月、年纪、砌屋上梁、祝寿,包括高寿谢世等,都有请戏班子的,以酬谢宾客。届时庄上男女老少蜂拥而至,连外庄的都可以去看。木偶戏的舞台一般是楼台式小舞台,2米多高,3米多宽,搭在庄上宽大的场地上,或市井的绿村丛中。开演之前,主家便燃放鞭炮,告知父老乡亲,戏班子的表演即将开始。观众兴趣浓时,戏班子能一出又一出地表演,往往到深夜才歇。2008年3月,被誉为“木偶皇后”的泰兴籍木偶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华美霞还专程从扬州赶到广陵镇,与老艺人共话木偶艺术的发展,并现场指导青年演员。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娱乐的项目、方式、内容越来越多,木偶戏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木偶之乡”的美誉现在鲜有提及。这曾为泰兴人所骄傲的民间艺术如何传承和发扬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2007年4月公布的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泰兴“杖头木偶戏”名列其中,可见泰兴的棒头人儿戏突出的文化价值,值得保留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