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 > 文体 > 正文

游娱交际篇

2010-01-28 来源:泰兴网 浏览次数:
游娱百戏(下)
 
    下象棋  象棋包含有文娱、体育和科学的因素,一盘引人入胜的对局,其魅力不亚于一曲动听的弦乐。现行的象棋,32子,以子数的多寡而言,兵卒最多;就诸子的威力而言,又莫过于“车”;就众棋子的重要性,又独尊将帅。象棋是因为“用战争之象为棋势”而得名。今下棋已普及到民间各个角落,择一个清静舒适的场所,“楚河汉界”的棋纸一摊便可“厮杀”,为人们消闲娱乐方式之一。民间儿童也有打“车(ju)马炮”的,以红吃黑,以大胜小,今已不多见。

    打扑克  扑克牌每副54张,除两张“疯子”外,分“红桃”、“黑桃”、“方块”、“梅花”四种各13张。玩法较多,而且不断翻新。过去有“印拖拉”、“对对符”、“斗地主”、“掼小麦”、“80分”等等,今有“2000分”、“炒地皮”等,其玩法不断演变。有时作为赌博工具,如“炸金花”等。扑克亦为大众化的消闲娱乐工具之一。

    斗  鸡  又叫对拐。二人(多为孩童)面对面,各把一条腿(左右不拘)扳至另一条腿膝上,弯曲成三角形,靠另一条腿支撑并蹦跳移动,以膝头相互斗、捣、压、掀,支持不住对方的压力而拐脚落地,或被对方捣翻在地为输,通常为三捣两胜或五捣三胜者为赢。斗鸡双方的年龄、个头、实力应大体相当,悬殊过大则不宜相斗。

    拔  河  多以一根长绳,由人数相等的双方各执一端,中划一线为界,各自同时把长绳向后拉动,直至将对方人员拉过分界线为胜。参加人数众多时,分别拉着长绳两端分挂的若干小绳,以竞胜负。在田头、路边,亦可“拔扁担”,即两人立定,各自拉扁担的一端,以拉动对方为胜。此俗今犹存。

    滚铁环  以薄铁片为环,圈长多为60厘米左右,再以粗铁丝制成推手(钩子),推铁环向前滚动,可作直跑、转圈跑、接力跑等竞技游戏,以时间持续长,速度快者为胜。铁环倒下者为输。操作简单,略有技巧。

    抽老牛  以木块制作成小型圆锥体状的“老牛”,乡村孩童称谓“打皮蛋子”,即“陀螺”。用布鞭抽打,使其旋转不停称为“抽老牛”;或以两片直径不等(约2寸左右)的薄木板,沿边夹一段高度不等(约1寸左右)的竹筒,竹筒镂空两三条直缝口,谓之“风口”,再以约6寸左右的小竹棒穿于木板中心,即成“地嗡”。活动时以粗线缠绕竹棒,快速抽线,竹棒下端落地旋转并发尖啸悦耳的声音,叫“抽地嗡”。

    挤矮子  也称“挤麻油”,为冬季取暖性游戏,人数不限。参与者倚着墙根,从中间分为两组,用力将前面的人向对方挤去,被挤出行列者即为“矮子”,不得再参加。最后保留人数多的一组为胜。

    翻  线  以一根长线,在两头打结接好,用两手的指头作支架,以有两条对角线的四边形为起点,另一人用双手手指翻过去,线条便成另一种图形,相互轮番翻下去,变换各种几何图形,翻的花样多者为胜。水平较高的人能翻出数十种平面或立体的几何图形。

    指眼睛鼻子  参加者为两人,多作为其它游戏的配角。负者伸出右手掌,并以左手中指按着自己的鼻子。胜者拍其右手掌,每拍一下,同时说一个五官名称,负者则立即将按在鼻子上的手指向对方所说的部位。如所指不同,胜者可继续击掌以令;如相同则作和。若单独进行,口令和手指相同时,双方互换位置,继续进行。今此游戏尚存。

    木头人  参与者围成一圈,齐拍巴掌并唱:“木头人儿做游戏,不许哭,不许笑。”然后大家双手垂下,相互瞪眼监视。凡熬不住笑起来的即为输。

    拾格子  女童玩此游戏为多。参加者一般2-5人,在空地划出并排1-2行方格后,以“子”(小瓷片、小瓦片或灌以石子的小布袋)按次序先抛入第一格;单脚跳动,以脚尖击子向前一格。依次跳完全部格子,又次次跳回,拾起子,再抛子至第二格……。跳完全部格子,便可背对格子,将子从头顶上向后抛,以子落下的一格,定为背子者的“房子”,并划上记号。背子者跳至自己的“房子”时,便可落脚休息,而别人则须踢子跳过“房子”。若踢子向前时,脚踩格子线或子停在格子线上,背子落在他人“房子”内,均为犯规,则应等下轮再跳。最后以各参与者的“房子”多少排出名次。此为一项十分有趣的游戏,对培养孩子的竞争力、体力、智力大有裨益。

    抓  螺  多为女孩参与。以5粒砂礓或5粒其它的玻璃球(马六)等作为“螺子”。先将“螺子”一把洒于地面,然后抓起一只抛向空中,随即抓起地上的另一只螺子。并接住空中落下的另一只,依次将地上的螺子抓完。第二轮是一个螺子抛向空中时,迅速抓起地面的两只螺子,……第三轮是一次性抓地上的4只……,先完成者为胜。抓地面螺子时,不得碰到其它子儿,抓的数量也不能错,否则视为犯规,犯规者须从头重抓。此俗今仍流传。

    扯车铃  又称“抖空竹”。以两个竹筒做成竹铃,再以一根小木柱或小毛竹杆穿于两个竹铃中心粘合牢实,即成车铃。另以两根小竹杆头系上一根约五尺长的结实的细绳,卡于车铃中间的木杆上,双手持系绳的竹杆抖之不停,使车铃旋转,发出悦耳的响声。这项活动于身心大有益。此俗今犹存。

    趖(suo)当儿 一般是两三人的游戏。以两块砖头相搁,用铜板边在相搁砖头的斜坡上向前趖,掌握好前进速度,当儿在墙边停下后,另一个再趖,在前者抓自己的铜板击滞后者的铜板,击中为赢。再进行下一轮次,轮番进行,输者每输一次,必付以“赌资”。今此俗已不普及。

    拖 丁 以双人玩为多。先在地上划一小方格,约1尺见方,划痕深约2公分。再在框内挖上十个左右小坑,亦约2公分深。双方以方孔小铜钱若干枚“拖丁”。竞赛时一人以铜钱抛入方块内,另一人以自己的铜钱瞄准方格内对方的铜钱下击,以“飞”出框外的铜钱为所赢之钱。相互轮番地“拖”,以多赢者为胜,今此俗渐废。

    刘关张  以双人游戏为主。双方各伸出右手,同时出手,边玩边说“刘关张”(刘备、关羽、张飞),手姿如伸出巴掌为“纸”、伸出中指、食指为“剪”、伸出拳头为“石头”,以“纸包石头”、“石头捶剪子”、“剪子剪纸”为竞赛的基本准则。双方伸出的相同则重来,如甲方是“剪”,乙方是“纸”,则剪为胜;如甲方是“剪”,乙方是“石头”,则石头为胜,因为剪子是剪不动石头的。可锻炼儿童的敏捷度、智力,十分有趣。

    下碗码子  双人游戏,田头地边,桌上均可“战斗”。先画一方格,格内均为对角线。双方各执五子(多以螺螺壳子为子,螺螺壳的口与屁股方向不同而区分为甲、乙之子)。势若下棋,其中有“挑”、“夹”等方式,子只走直线,不拐弯,吃完对方的子为胜。这项活动斗智、斗耐力,有益于儿童少年。

    接龙龙尾  又称为“老鹰抓小鸡”。男女混合游戏,人数不限。公推或自认一人为“老鹰”,一人为“小鸡”,余者均为“小鸡”的保护者。一人为头领,一个一个接着抓住前者的衣服后摆。“老鹰”不断袭击、追捕“小鸡”,“小鸡”在“龙龙尾”的最后躲闪回避,“龙龙尾”则摆动“龙身”,竭力保卫“小鸡”,以“老鹰”触着“小鸡”为胜。一边玩,大家一边喊:“龙龙尾,吃河水。我吃了上江阴,你吃了惹苍蝇……,”十分有趣。
 
    跳 绳 民间游戏活动中,跳绳最为普通。只要有一根不长的绳子,随时随地,白天黄昏,有兴趣就可以跳起来。一

    人可以跳,两个人可以跳,三个、五个也可以,既是娱乐,也可竞赛,于身心大有益处。跳绳以娱乐为主,可边唱边跳,动作与音乐节奏相配合;快速运动的跳绳往往是比赛项目。还有技巧性的跳绳,有单脚跳、双脚并跳、换脚跳、双脚空中分跳等花式动作。深受儿童少年的喜爱。

    据说跳绳能使孩子变得很聪明。首先能确实孩子的数学观念。跳绳活动能使他们把抽象的数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从而使孩子初步理解数的实际含义和形成数的概念;二是能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由于在跳绳过程中不断数数和跳绳次数所建立的“对应关系”,从而使抽象枯燥的数字变成了具体形象的事物。这样使孩子的大脑皮层产生兴奋并提高孩子的兴趣,从而将抽象记忆转变为形象记忆;三是能培养孩子的节奏平衡。跳绳活动是手和脚都同时操作且有一定节奏的活动。这可以有效的促进孩子左脑和右半脑协调发展,还可培养孩子的规律性节奏感,使其心理、生理得到全面发展。跳绳能形成孩子的方位知觉。在跳绳活动中,有时单人跳,有时是双人跳或多人跳,有时还会简繁结合跳出许多新花样,这对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和方位知觉是十分有利的。

    踢毽子  踢毽子,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体育活动。经常进行这项活动,可以活动筋骨,促进健康。作为传统的民间娱乐风俗,至今流传仍然十分普遍,为游戏健身的重要项目。

    毽子的制作,是用两枚铜钱,由孔中夹着半截鸭毛管子头上掰开的部分,再用小破布缝好铜钱,在半截鸭毛管子的上端插上雄鸡尾背上的几根油光水亮的毛做成,用于结对或群众对赛或群体参赛。踢毽子十分讲究套路的规范化和动作的技巧性。其套路通常有两种。一个是“小式样”,分“偷、拐、踱、倒势、扒、盖、顺、连、扮”9段,动作纤而秀;另一个是“大舞程”,分“偷、挑、独、环、岔、簸、掼、伺机”9段,动作豪放。另外还有“胯里挑”、“双腿拱”、“突肚”、“二龙戏水”等花式,多属表演项目。参赛时,双方轮流踢毽,一俟毽子落地便算“失误”,让毽于对方。一般按9段动作顺序,同一段动作连踢5个后一“抓”(用手接住毽子),再一“做”(踢一个同段动作,接一个大式样动作)。先踢完9段,即为胜。凡领先踢完两段的人,还可以提出“加码”(连续完成上述动作的一倍或若干倍)。比赛结束后,由输者撂毽子,即将毽子撂向胜者面前,由胜者恣意远踢,直至输者接住毽子方止。今踢毽子多以双人为伴,伴以围观者,有“打抱不平”者,奋勇上“阵”,撂倒对方。正式参赛者尚属少数。

    踢毽子源何时,何人首创?这是体育专家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有传说认为,毽“创自辕黄帝”。当时叫“毱”,不叫毽,是练习武士的一种器具。“毱”在中华大字典中解释为“皮毛丸”,显然,“皮毛丸”与毽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又一传说认为“创自岳武穆,用箭之翎,配以金石之质,抛足而戏,以释军闷。”此种传说也没有可靠的佐证,而且“箭”与“毽”又不相同,也是不足为信的。

    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起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宋朝高承《事物记源》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等各色。”明、清时期,踢毽子进一步发展,关于踢毽子的记载更多了。至清末,踢毽子已达到鼎盛时期,而且把踢毽子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