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季三鞑子传说实录
所谓《实录》不去考察传说的真伪性,更不去探讨传说者季三鞑子有无其人及生活在哪个朝代,仅根据传说事件,选编几则可透露季三鞑子嫉恶如仇的本性和造福家乡的轻财义举。 1.奉旨查抄学差 翰林院庶吉士吴省才,通过有权势的人物,点了云南学差。这是一个美缺,一般人是谋不到的。他到任之后,首先考虑如何把运动得来的官位,求得本利双收。就找几个亲信议定一个举人要几百两银子,并且分名次,越前的贡银越高,那种有真才实学的穷秀才,就只好“靠边站”。这种公开认财不认才的行动,激起全省考士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可也有几个不甘委屈的人,共议拟了几份对联,暗暗贴在贡院大门旁及周围官道旁,上写:无贝休想进贡院,少目怎能看文章。横幅:口大坐天 上联嵌一个“才”并双关没有“财”,只凭才休想中举,下联嵌一“省”说明不论“才”,横幅嵌他的姓“吴”并说明他欺君罔上叛逆篡位的行为。有几个不服的人,偷偷揭下,不知通过什么关系递到季三鞑子手中。他看过后,义愤填膺,跳了起来,立刻动笔写好奏章,次日上朝,用对联原稿谨呈御案,并逐联解说。特别这横幅四字,透露出他叛逆坐天的野心,过去封建君主最恨最防的这种人,立即传旨扭解来京,抄没私产交刑部议罪。 2.揭发治淮贪污人员 河南人工部主事郦佳艮,通过权路,得了治淮工程防治使的要职,他出京后第一步,首先到家乡巡视。地方官即连夜过府求见,密议由治淮专项中拨出一笔交地方整修县城。他家的祖茔恰恰近城外,地方官也连带修缮一新。其它他却到治淮河工程上鬼混了几个月,钱入私囊,回京交差,淮河依旧成灾。与季三鞑子熟识的官员在他面前谈及,他听后很认真,恐怕一面之词,即派了一个得力的人到淮河及河南郦的家乡暗访,回来后却带回一副对联,是不忿者贴在淮河大堤及他家乡修缮一新的县城上。 丽斯邑兼丽斯穸,贪淮水更贪淮金。横幅:水金全无 这幅对联也是巧妙地把他郦佳艮名字嵌在里面。古时大耳朵在字右边读“邑”,是县的代词。上联的意思是,把他家乡的县城和他家的祖茔修缮美观,嵌入他的姓“郦”,下联是淮字没有水是“佳”字,“银”字没有“金”是“艮”字,合起来是他的名字“佳艮”,横幅是淮河没有治好,工程的钱也没了,依旧是“佳艮”原名,不是“水金全无”吗?季三鞑子见到大怒,立即奏本参革,结果奉旨查抄,交刑部议罪。 3.巧揭花盆秘密 有一圣裔(异族入主关内后,称关外本民族为“圣裔”,汉人称“鞑子”或“鞑虏”)传说漏其姓氏,曾除南翔路总管,现任期届满,回京谋升迁,恰遇季三鞑子。原来季三鞑子常青衣小帽,最多两个随从,专在码头或交通要道“迎送”来去官员,体察吏弊。 在箱笼橱柜未发之前,特别慎重其事地上岸几大木盆花(古时搬运细致物品专用的大木盆,类似旧式洗澡圆木盆),俱是两个壮汉抬着,仅摆着十盆野菊,每盆还另有一个家人护押,季三鞑子感觉奇怪,却好奇地沿途跟踪下来。看那花盆是最不值钱的瓦钵,一般人家移栽花后,总是撂掉。论花吧,也是最低级的山菊,值得专人护押?好像很重,两个壮汉,都抬得“汗滴禾下土”。这十盆花,一般估计不超过二十斤,内中定有文章,便示了一个眼色,叫一个随从跟着打听,自己也仔细地数了一下共五大盆,有一盆还多了一盆,随从回报后,即命回府,换上官服,仍带这两个随从打轿前往该府“拜望”。 该官员正计点运到家的花盆,闻报驸马爷亲自过府拜望,来不及更衣,人已进府,只好就身衣冠,放开笑容,急步迎上前来。结果不容推诿,赖死赖活强行叫随从捧回两盆。 季三鞑子对这带回的花很沉,秤秤小秤又打不起,一定有花色在内。决定明天带上朝。 那两个内侍,各接过一盆,齐声说:“驸马爷,这是什么花呀,好沉!”季三鞑子更加心内踏实,叫内侍直接放在御案前,季三鞑子磕头上奏道:“恭禧圣上,贺禧圣上,由于圣德,天降瑞花,象征国泰民安。”皇上在龙椅上抬起身,两手伏撑着御案,垂目下瞧,却是一般的凡花,又是极简陋的瓦钵,何奇之有,这时,两旁的文武大臣,听得驸马如此歌颂,群皆好奇地侧目而视。季三鞑子继续奏到:“这是南翔路总管某某任满回京带回几十盆送亲朋好友的,说是南翔山间遍生奇花,重如磐石,非凡花可比!”皇上说:“我倒要试试,捧一盆上来。”季三鞑子立起身手送上一盆,皇上接过连声说:“好沉呀,这是什么花呀?那一盆呢?”三鞑子又捧起另一盆,假着没有放稳,嘣的一声,打得粉碎,内侍们急忙过来清理却露出“馅”,拣起一块金砖递上御案。皇上命内侍:“也把这盆试试!”也不待内侍来接,随手摔了下来,同样递上一块“瑞宝”,皇上即命过重,回说同样一百两,有块略沉些,约重二钱。凡是开国君王,都是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不由龙颜大怒,立即传旨查抄,还拉扯出几个靠山。结果降旨抄没家产,本人削职归民,永不调用。几个关系深厚者,同样削职贬斥。因此,朝中有暗中弄鬼的人,见到三鞑子上朝,无不提心吊胆,心惊肉跳,形成一句歇后语:季三鞑子上朝——地动山摇。并传出季三鞑子上朝时,只要看他的帽子角,偏右文官就得注意,偏左武班就得小心,这是何等的评价!但也留下将来私造金銮殿趁机报复的祸根。 4.三山不出头 异族入主中原后,由于几十年战争,本身也财力枯竭,却对占领下的人民大肆掠夺,苛捐杂税层出不穷。泰兴当然也不例外。季三鞑子虽在京做官,对此种也听得反映。常想待机而动。 恰巧公主的八弟太子过府探望姐姐。太子问:“皇兄,贵乡哪里?”季三鞑子得此机会便说:“小地方,泰兴延令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季三鞑子回答道:“倒有三山不出头,二分明月夜……等等”这样太子回宫要求皇上准许,驸马公主还乡探亲,太子跟随来泰。 当时驸马府也选定傍小庙庆云寺,尚未建成,领公主、太子秘密入驻陆家湾老宅。 次日,早饭后,即陪太子随从几个泰兴籍家仆步行上街出游。 首先听得妇女大哭,且边哭边数。太子问:“哭什么?”季三鞑子故装不知随口答道:“老了人。”(即死了人)走东也有人哭,到西也有人哭,太子怀疑地问:“不成家家老了人?”季三鞑子即命随从找一个人来问问。 不多久找来一个衣着褴衫的五十多岁老人,眉头一扫,彼此会意说:“家家没得吃,妇女们饿得哭。”接着哪有好话说。道:“客官们一定是外地人,不了解。当初我们泰兴是真是个好耍子落头(地方),自从定鼎后,五花八门苛捐杂税,搞得泰兴人民食不终口、衣不终身,改朝换代老百姓不管,只要能自食其力有饭吃、有衣穿。”接着领太子各处“观光”,两天不到就闹着要即刻回京。 5、小西门上黄桥 小西门开成后,地方官也遵谕张贴布告,除供驸马府进出专用,其他军民人等一律不得通行。说是这样说,当天就拥挤不开的人,车水马龙地进进出出。原因是其他东西南北门进出城均要把什么“人丁进出勤务税”简称进出税,规定大人十文钱,儿童五文钱,抱在怀里吃奶的婴儿还要两文多。其它肩挑担者看东西大小另外加钱,每天有一个官儿叫什么“城捐司”带着两个鞑子兵,肩着一个茅竹钱筒,开城关城。当时,这不是一个小数字,自小西门开后,当然都赶来小西门进出。丁家桥(民主桥与工农桥之间原来一小桥,近年来才拆去)有一家刚生小孩的新媳妇是黄桥人,娘家兄弟结婚央小车来接,由其它门出去三十文把不住。古话豆腐大一片,多跑三个店,愿意兜这个大圈子是划算的。因此留下一句偈后语:“小西门上黄桥(大兜圈子)。”县尹也看出这个问题,便派出两个鞑子兵来,说是代驸马府开城关城,进出城就没有这样自由。季三得知后,也采取相应的措施,每天也派出两个管家站在城门口,凡有阻止,即上前应话:“这是驸马府的亲戚。”四城门依旧收不到钱。 一天,季三回家,县尹连夜找上门,谈及小西门进出人多,驸马不由放下脸色答:“小西门是我开的,还要向你说明亲戚多不多?你是外路人不知道。你是我的亲,我是他的亲,他又是他的亲,这叫‘连环亲’,五城门关起来是一家。”县尹却站起来道:“是是,不过四城门收不到钱,卑职俸银微薄,添又添不起,请驸马爷慈悲慈悲!”季三道:“这话倒不错。我来问你,往常小西门不开之前,四城门每月总共收多少?”答:“不等,有些月收十来两,有的七八两。”季三道:“不要说我有这许多连环亲,由我来解决。小西门不谈,你把其它四门收钱人一律撤走,仅留两个开关城门的人,任老百姓进出,平均每月给你十两,归驸马府算。”县尹抢答道:“好好。”季三道:“我的话还没说完,归我总付,对你方便,免去你换银凑零的。但也要给总付者实惠。每年以十个月算,一年一百两,大年三十到驸马府兑付。”县尹忙立起道:“好好,怎敢怎敢!”在他已走出门又叫回道:“包括两个水关在内。”县尹欲待回身罗嗦,账房已塞过一纸一百两银的“兑据”。另外一个随从半推半喝地说:“驸马爷另有公务,快走快走!”就这样留下又一个偈后语:“关起五城门是一家(连环亲)。” 季三鞑子造福桑梓的传说限于篇幅,仅举此几例。因此,在他后来私造金銮殿的事发,首先是家乡在京做官的人冒死连夜传递消息,使他有时间弥瞒过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