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缘何推高急性心梗死亡率?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WHO估计近30年内,每500万人将会有超过15万人死于因气候改变引起的疾病。尤其在冬季及寒冷地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增加。 研究证实,气温与心血管病死亡率呈U型关系,寒冷地区气温每降低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1%。在圣诞节期间,西方人有超过4.65%心源性死亡和超过4.99%的非心源性死亡的发生。国外学者指出,大气温度每下降10℃,总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增加13%,冠心病事件和死亡率增加11%,经常性事件增加26%。当平均每日气温低于26.2℃时,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率将增加30%到70%。 寒冷应激是急性心梗重要“推手”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田野教授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中国北方寒冷地区因其特殊的寒地气候,为心血管系统疾病高发区。为哈尔滨市冬季气温在零下19℃以下时,死亡人数随温度降低显著增加,其中2.7%的人口死亡可归因于低温寒冷,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受低温寒冷的冲击最大。 田野说,近年来,寒冷应激对急性心肌梗死病理生理状态及发病机制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概括起来,寒冷应激可通过诱导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致使内皮细胞功能障碍、适应性产热增加使ATP生成不足等相关机制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成为急性心梗幕后重要的“推手”。 动物实验显示,寒冷暴露的大鼠,其循环、泌尿系统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显著增加,慢性暴露于寒冷环境可激活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儿茶酚胺增多,增强血小板聚集,血液黏度增高;冠状动脉强烈而持续痉挛或冠状动脉血管内膜损伤,出血与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同时,寒冷暴露可增加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形成,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寒冷刺激交感神经系统,通过RAS系统激活,使冠状动脉收缩、血压升高。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的环境,因其诱导的高血压和随后的血管肥厚可削弱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其催化生成的一氧化氮(NO)功能。NO是一个重要的调节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的血管扩张剂,能调节血管的紧张度及血流量。研究表明,在寒冷应激诱发的冠状动脉痉挛患者体内,可发现局部和循环中的NO合成减少或活性降低,内皮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减弱,节段性痉挛性收缩加强。 寒冷应激打乱动态平衡 寒冷的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呼吸道感染能使冠心病病情恶化,增加其死亡率。另外,感染已被认为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它可通过直接破坏动脉壁、促进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增加脂质沉积和激活凝血系统、增加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等引发或加重冠心病。 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处于炎症与抗炎的动态平衡,而在寒冷应激时,这种动态平衡被打乱,寒冷刺激增量调节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抑制IFN-γ、IL-10等抑炎因子的表达。同时,持续寒冷刺激能够增量调节IL-6在主动脉、心脏和肾脏的表达,并增大巨噬细胞和T细胞在肾脏的浸润。其机制可能是寒冷应激使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加,激活RAS系统,使AngⅡ活性增加,AngⅡ可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加IL-6的合成和释放。 提高了冠状动脉血栓发生率 研究发现,寒冷应激高血压大鼠及寒地的高血压人群内皮功能障碍,eNOS表达减少,eNOS功能下降在内皮功能紊乱中扮演重要“角色”。血管内皮细胞处于易损的功能性界面,是“内皮——心脏事件链”的始动因子和载体。由于寒地冬季时间长达3—4月,研究显示持续的寒冷刺激可诱导交感神经活性增高,激活RAS系统,导致内质网持续应激。同时,寒地的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摄入高脂饮食、叶酸缺乏,其所致的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均可引起体内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而导致内皮细胞凋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不仅增加血管壁对AS的易感性,也提高了冠状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率。 寒冷环境使能量代谢出现障碍 适应性产热是机体在寒冷应激时的产热反应,以平衡体温及能量代谢。在寒冷应激时,质子经解偶联蛋白(UCP)途径进入到线粒体中,并产生大量热量保持机体体温恒定。当机体长期处在寒冷应激环境中,细胞会产生大量活性氧(ROS)引起氧化应激,并且,持续的寒冷应激导致ATP合成不足。ATP为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细胞中与ADP的相互转化实现能量的储存和利用,从而保证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研究表明AS进展期斑块中,寒冷、缺氧环境使能量代谢出现障碍,致使生成的ATP严重不足。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田野认为,寒冷应激成为又一个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寒冷应激对机体的生理状态、生化指标,以及免疫机制的影响举足轻重。合理处理好寒冷应激问题,在严冬气候到来之前制定相应心肌梗死的防范措施具有深远意义。(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衣晓峰 生利健) |